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413)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林俊武就算这些年跟着上官令学了点本事,无非是识得几个字,学点人情世故什么的。没在军营里看到他,她还以为二叔在玉城挖煤呢,怎么跑到战场上去了?

  这事是林俊武主动要求的。

  在边关呆了几年,有了官身不说,他的眼界也打开了。

  这回不仅是他,当初上官令从芜城带来的好些人,都主动要求跟来战场。

  原先他们是做着后勤辅助的工作,但当闵柏失踪,军队要派人进去搜寻时,林俊武和魏老秀才的大孙子魏常,两个主动报了名。

  他们都是平民,身上没什么军人气质,确实比较适合。所以上官令也没拦着,让他们去了。

  而如今传来的消息,说是那天九盘关内乱,似乎就是林俊武说动了什么人,造了俞子通的反,生起内乱。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林俊武可真是立下大功了。

  但如今又没有确凿消息传来,所以美娘也不敢确定。她倒不在乎什么功劳,只要二叔平安,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可上官令说,“如果总是怕小鹰摔倒,又怎能知道他会飞多高?亲人之间,就象你将来有了儿女,总有一天要放手让他们高飞。与其担心,不如在他们飞走之前,多教些本领。原我想着,你这好消息只有六七分可能,但如今你二叔立了功,怕是有八九成了。”

  还有好消息?

  美娘不觉得。

  上官令道,“一个民女,不远千里,救了当朝皇子,就算皇上不能在明面上公布你的功劳,总得要赏赐一回。如今你又在军中,多半会召你进京面圣。”

  啊?还有这种可能?

  真被上官令料中。

  不上十日,京城来了特使,除了说些军情大事,就是接上官令入京。

  如今战局平稳,皇上也要见见儿子的这位先生了。

  此事上官令早已料到。

  燕成帝一同召见的,本还有长春道长,但一直负责伤兵救治的老道长,表示没空。

  那另一个能跟上官令进京的,就是美娘了。

  但不是用皇上的名义,而是徐贤妃的名义。

  美娘颇牙疼。

  一想到要跟这位娘娘打交道,她还真不怎么欢喜得起来。

  可皇上召见,再牙疼也得去啊。

  于是很快,美娘便随上官令上路了。

  因有宫中特使,这一路走得甚为顺利。

  数日后,美娘生平第一次,踏入京城。

  第264章 掌眼

  帝王之都,比起芜城,不仅城池更加巍峨,人口更加密集,其繁华程度,也是远胜芜城的。

  美娘一路惊叹,一路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概因为是帝王所在,京城风气向来是从朝臣到平民,特别关于国家大事,也爱谈论政事。

  尤其如今仗打赢了,甘州之乱也算基本平息。因年关将近,也是为了安抚人心,朝廷有意识的放些好消息出来。

  于是,当美娘一行进到京城的时候,就只听大街小巷,已经把汉王殿下勇斗通天大王的故事,编成评书了。

  “……只听这时急,那时快,汉王殿下掐指一算,列位不要忘了,他可是上官先生的高徒。区区一些手段,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假意败走甘州,搅浑这泄水,才好钓上通天大王这只大王八……”

  美娘撩开车帘,只听了一小段,便叹为观止。

  这些说书人也太能编了。

  照他们说的,闵柏还苦逼的打什么仗,钻什么山沟子啊?凡事掐指一算,就有了计较。

  再掐指一算,就有了破敌之策。

  那通天大王俞子通原是个丈八身高,丈二腰围的巨汉,可在掐指一算面前,统统虐成渣。

  可那掐指一算的师弟,还是她去寻着的呢!

  “会不会觉得心中不平?明明你立了那些功劳,却是一字没提。”上官令一直闭目养神,却神奇的猜出女弟子的心意。

  美娘噗哧笑了,“与其让他们这么瞎编排,倒不如默默无闻的好。哎,先生,好似到了。这里哪儿?”

  马车停下,上官令很是感慨,“这是我从前在京城的旧宅,先帝赏的。没想到这些年,并未赏赐他人。”

  一路进来,宅中景色如故。

  连领头来伺候的大太监也自我介绍说,“从前奴婢也是在这儿伺候的,不过那时是个洒扫茶水上的小太监,只怕先生记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