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435)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看殿下站在那儿,听得似乎挺满意。根本没有背后说小话的焦侍卫,干脆多说了几句。

  “林姑娘本来还说,明儿让属下多请几个剃头师傅,带去营中帮大伙儿打理打理。可涂公公说,府里太监不少就会这手艺,到时一起跟去,倒是省事了。”

  谁说要省事?

  难道他堂堂汉王殿下,就差几个钱吗?

  师姐吩咐的,必须请!

  “你们就不如师姐想得仔细。全军上下几千人,光靠几个太监,也就够收拾自己人的。那顾将军的手下就不管了么?没这么做事的!”

  焦侍卫心想。

  那些糙汉,随便刮刮胡子梳个头不就得了。需要认真打理的,也就是一些头面人物了。

  可殿下这意思,竟然是要把全军上下的老少爷们,都打扮齐整出来见客,不不,是进京?

  那得请多少人啊?

  不过,

  不差钱的殿下,最有理。

  他吩咐了,就照办呗。

  于是,焦侍卫连夜带着大批王府侍卫,把京城的剃头匠们,收罗一空。

  要不赶不及明早出城,耽误了差事怎么办?

  只是不少想赶着年前,收拾齐整过大年的京城百姓们就抓瞎了。

  全城硬是找不出一个剃头匠,怎么办?

  于是这一年,因刮胡子刮破脸的百姓,可是特别多呢。

  但是汉王殿下,却意外得了个“注重仪表”的名声。

  说来也是,

  人家长那么好看,注意下仪表怎么了?

  人家可是连拜个师,都要讲究同门师兄姐的长相。

  关注下手下的仪表,感觉完全合情合理!

  从此以后,哪怕是最不讲究的军中糙汉,只要是分到汉王手下,就格外注意干净整洁。

  抠脚大汉也不抠脚了,军中风貌,可是大有好转。

  为此,后来礼部官员还专门上了道折子,表彰汉王殿下带出的好风气呢。

  而这会子,吩咐完毕的汉王殿下,炫耀的捧着他的旧手炉,以一种得意洋洋的姿态,进宫去见他的父皇了。

  然后毫无疑问的,被他老子一顿狠捶。

  别以为皇上不知道他干嘛去了。

  磨磨蹭蹭了这么久,你还舍得进宫?

  数年未见,没有父慈子孝,就被痛打的汉王殿下顾不上炫耀,在寝殿中抱头鼠窜,四下求饶。

  “父皇,爹,爹!孩儿真不是顾着儿女……手足情深,真有要事回禀!别打了,爹。真的,你听儿臣说嘛!”

  果然,熊孩子就是欠揍。

  燕成帝追打一阵,只觉筋骨也松了,气血也活了,整个人精神都好了不少。

  这才心情舒畅的坐下提问,“说。”

  李大海识趣的端上早准备好的饭菜,给汉王殿下琳琅满目,摆了一大桌子。

  还小声笑说,“皇上可是听说殿下回京,就让御膳房备着了,全是殿下爱吃的。这几年您在外头,皇上可是没有一天不惦记的。这一转眼,殿下都长这么高了。”

  燕成帝掩去心中,那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淡淡骄傲,张嘴却骂,“白长这么高个子,净让人操心,打得都费劲!”

  闵柏嘿嘿笑,“那回头孩儿站着不动,让爹再打一顿可好?”

  燕成帝瞪起凤眼,“少贫嘴,说正事!若不是正经事,朕当真还要再打你一顿。”

  他都自称朕了,闵柏也收起笑容,说起正事。

  李大海只听了开头几句,就不敢再听,带人退到殿门口守着。

  父子俩一番密谈,竟是一夜未眠。

  趁着天色未亮,城门将开,燕成帝才命人进来,好生将闵柏送出京城,不要被人察觉。

  并告诫他这几天,都在营地老实呆着,再不许乱跑。

  只是当殿下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厚着脸皮,管他父皇讨几个暖手炉。

  你说这熊孩子养了干嘛?

  就是个赔钱货!

  燕成帝懒得理这混帐,挥手把他赶出去了。

  闵柏就只当他父皇答应了,特意交待李大海。

  “公公记得多挑几个好看的,赶紧给我先生府上送去。”

  您要香炉,干嘛送您先生府上?

  李大海忍笑。

  然后等美娘早上起来,就收到宫中赏赐的一大箱子,二十来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暖手炉了。

  她就是一天轮一个,大半个月也不用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