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497)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太毒了!

  光这“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八个字,就能给虞亮惹一身的麻烦事。

  你这江州到底有什么好东西,把堂堂的大皇子勾得正事不干,不愿离去?

  虞亮无法,只得咬牙松口,“臣打算立即审理顺心人力行一案,因涉案人林美娘与殿下也有些瓜葛,还请殿下回避。”

  这就对了嘛。

  闵柏淡然,“那孤这就回湖州巡查,定不耽误虞大人公平结案。”

  那意思是只要他敢拖延,或有何不平,殿下随时都能杀回来,找他麻烦。

  虞亮忍气,回去当即把这案子提出来审理。

  第320章 了结

  其实也没什么好审的,证据早就齐全得不能再齐全了。

  几个坑骗商人的小案子,无非是打几板子,罚钱了事。

  唯一一个有些说头的,就是小五盗挖古墓一案了。

  但他胆子还没大到那个程度,并没有亲自参与盗掘,只是帮着销赃。

  就算要归为同伙,不过是砍他一人的头,也实在牵扯不上旁人。

  但出人意外的,是作为伍家后人的伍大爷,亲自上堂,替小五求情,希望能从轻发落。

  这是美娘善后做得好,不仅高价追回了伍家老墓丢失的全部随葬物品,还把已经破败的伍家老墓,修葺一新。

  而作为犯错的一方,美娘还通过二位状师当堂表示,只要顺心人力行还在芜城开一天,但凡清明和重阳,她都会组织人力行的小哥们,到荷花山来义务维护,那些无人打理的坟头。

  这个事,是薛良提出来的。

  小五他们犯了错,他很自责。觉得是自己这个当先生的没教好,只教了他们书本上的知识,却没教会他们更重要的品德。

  所以他很想尽力弥补些什么。

  要说芜城里象伍大爷这样,家贫败落的不在少数,根本花不起钱维护。如果有人愿意做这样善事,那么在他死后,都能合上眼了。

  那状师一提出来,可是为美娘赢得了极好的名声。

  可虞亮不乐意了。

  既然荷花山上,多是墓地,那以后就由官府出面,雇人专门巡查,省得又出现盗墓事件。

  至于费用,就由官府,和在山中有墓葬的几个本地老家族分摊。

  见他要夺这份名声,美娘也懒得去争。

  反正各人尽各人的心。

  回头她和薛良,仍按自己说的,趁清明将至,便带着全体顺心小哥上山,锄草修路,弥补过错。也是牢记耻辱,警醒后人。

  若干年后,官府没坚持下来。但顺心小哥却践守诺言,坚持了下来。

  也不仅是清明重阳,凡是进入顺心人力行的每一个新人,要上的第一课,就是去荷花山义务干活。

  随着岁月流逝,此事不再是耻辱,反倒成了一桩美谈,在芜城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而如今,既然盗墓一事已圆满解决,那小五初犯,确实罪不至死。

  最后判决,罚他黥面,流放三千里,去边关效力了。

  小五没什么可说的。

  给美娘和伍大爷磕了头,给人带下去了。

  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刑期。

  至于在对苏栋的处置上,则出现较大分歧。

  论理,他是不知情的,盗墓案应该与他无关。顶多治一个监管不力,打几板子,罚款了事。

  但憋着一口气的虞亮,却抓着刑律里一个把柄,硬把苏栋当年收容孤儿,说成是“抚养”。

  因为小五当初跟着他开起顺心人力行时,确实是未成年,苏栋就如父兄般,有教养之责。

  要是这么说,小五犯错,他就算不知情,也得被株连。

  而苏栋当时虽也未成年,却娶了章希光。

  在律法里,成了亲的人,就得按成年人来判。尤其章家,又没一个长辈在世。

  作为当家主事的男人,苏栋哪怕再小,也得担当责任。

  眼看堂上争执不下,闹到需要美娘出堂的地步了,苏栋忽地松口,表示愿意服从虞亮审判。

  他倒不用流放,但必须跟小五一样,黥面。

  就是在脸上刺字。

  这个刑罚最残忍之处就在于,一旦刺上,是终生都洗不脱的。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犯过错的人。

  这样的耻辱,就是虞亮坚持的。

  他必须留样东西,让美娘一看,就记着她反抗自己的代价。

  美娘请的两个状师,本来还想再争取一下,可苏栋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