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
客商们一听,纷纷激动了。
没得说,继续给钱。不收不行!
反正他们每人先预约十把,回头等美娘她们做好,他们提供客户姓氏,用上官先生的字体来刻上就是。
这个总价还不能按一百两银子来算,太便宜了。至少得二百两,不够再补!
美娘拿着众人又塞来的数千两银票,真不是该哭,还是该笑。
她也担心,万一做不出来,或是做不好怎么办?
“不怕,我们都信你的。”
等众客商散去,被薛慎特意留下,参加招商会的薛良,又多塞了美娘一份银票。
“大家这么熟了,给我们家肯定得双份。老薛家京城那么多口子,都眼巴巴望着呢,谢谢姑娘了啊!”
谁跟你熟了?
有这么无赖的吗!
还没等美娘把银票扔回去,薛良就跑了。
京城的薛父早就交待过了,以后不管原林出什么。能抢多少就抢多少,还要尽量多抢多占。否则就那几家如狼似虎的脂粉铺子,压根不够卖呀。
如今都不用再指望那个长相平平,嘴皮子却特别利索的族中小子。
那小子和族中几个表现突出的年轻人,已经被全族决议,赶回家该读书读书,该习武习武去了。
薛家到底是定国公府之后,见过世面的。
一个家族真正的兴盛,难道是靠赚钱?
是,也不是。
若说赚钱是家族兴盛的基础,但赚了钱后,却还是得走正道,当官!
以前是家境败落,没钱,供不起。
如今有钱了,还让出息子孙操持商贾之事,那就太没眼光了。
就象永定伯爵府,傅家。
薛家人就十分不能理解,听说傅家找到一条贩卖海鲜的路,确实是挺赚钱的。可把族中精锐全弄去钻营银钱了,谁来读书?
好好一个伯爵府,弄得满身铜臭。再有钱,又能得人敬重么?
在薛家看来,每个家族,一代人中间,能涌现的人才有限。要用,就得用到刀刃上。
起码,得一个顶俩。
能顶三,顶四,顶五顶六就最好不过了。
既然卖货卖得好,证明脑子灵光。
那没得说,一个个头悬梁,锥刺股,或者蹲马步,抡大刀去吧。
想提意见?
证明脑子还有空啊,去文武兼修!
至于这些卖货的勾当,交给族中老人们就是。
其实薛良,早暗搓搓的怀疑。是不是族中长辈不甘寂寞,才想抢过年轻人打下的江山,去焕发第二春?
可长辈命,不可违。
他们执意如此,也只能从了呗!
只薛良不知,他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第323章 回护
京城,薛宅。
薛父薛母找来薛良他爹,和他那快瞎眼的老娘,说起一事。
“……阿良这孩子,说来也是跟着慎儿一块儿读书长大的,如今都能在外头当先生了。我是觉得,他就算考不上个举人,一个秀才,那是必须的。所以我盘算着,去官府给你们家脱了奴籍,给你们单独置个宅子,让阿良也去下场考试!”
薛母惊了,“老爷抬举,自是好事……可他他他,他有这本事吗?”
薛父大手一挥,甚有气势,“没这本事,打也得打出来!这事就这么定了,听我的!”
芜城。
匆匆离了原林的薛良,连打三个喷嚏,甚觉不是好兆头。
难道方才硬赖着给了美娘双份订金,是他太贪心?
过了些天,当薛慎护送难缠的汉王殿下离开,回来收到京城家书,和接替职位的新小厮时,薛良的报应就来了。
当下哭哭啼啼,凄凄惨惨,拿着薛慎的旧课书,一步三回头的读书去了。
“我就知道,做人不可以太贪心。报应,报应啊……”
听说吃了个双份的薛慎,却甚是欢喜。
再说读书人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别人,又吃一遍自己当年的苦。
所以他也不去美娘那里休养,讨人嫌啦。
这回试航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他还真得好生总结经验教训。
否则下次见面,指不定被汉王殿下如何冷嘲热讽呢!
芜城。
收到大笔订金的美娘,除了安排订竹子,收羊毛猪毛,制作便宜牙刷这些琐事。也终于有钱,在江湖两州推行长春道长的小画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