搂着她,享受了片刻宁馨。心系正事的殿下,先坐了起来,“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一起过去吧。对了,你那个谭姐姐,颇有些奇思妙想,把她也叫来一并参详参详。”
美娘倒诧异了,“这样正经事,真允许我们这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来听?”
殿下捏了捏她的脸,凤眸微挑,高冷的问,“来不来,随你。”
当然要去!
用谭迎春的话来说,这可是“参政议政”的好机会。
一个男人允许女人进入他的工作范畴,本身就是对她们的尊重和认可。这样的好机会不知道把握,那才是傻子。
所以她们不仅要去,还得有点专业的架式。起码得主动带个笔墨,做好记录的准备。
瞧她二人如此认真,在场男士们意外之余,也莫名欣慰。
觉得不是来了两只端茶倒水的花瓶,人家也是正经要出力的。
尤其林俊武,突然想到,日后巴夫人再议事时,他也应该摆个这样架式出来。
低头瞅一眼,谭迎春写的还挺专业。
会议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简洁明了,这也可以学。
殿下看着人都到齐,也就是他们小两口,俞宪小两口,及林俊武和方夫子,这几个心腹,便开始议事了。
这回巡查,如果说前期他只关注到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及秋收情况。那么这些天,闵柏终于发现了父皇叫他来巡查的深意。
定州青州一带,已经出现严重的水土问题。
如今是没有天灾,不太明显。但万一有事,必将大祸临头!
到底穿越来的谭迎春,是第一个听懂的,“这,这岂不是滥砍滥伐,围湖造田,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嗳!
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
殿下赞赏的看她一眼,“亏得孤来巡察之前,上官先生曾教过一些,否则险些忽略掉了这样大事。历任官府,只想着如何开垦农田,多增人口,却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这样滥砍山林,填湖围田,无论是来场洪水,或是干旱天气,必酿惨剧!”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尤其破坏生态环境,肯定要遭自然报应。
但谭迎春却没再插嘴,只是斟酌文字,做着会议记录。
因为这些古人,已经认识得很到位了。她除了知道几个新鲜词儿,还当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别扯了,这时代的农民能谋生的渠道不多,又不能进城打工。真要是强行推广,估计还不等天灾来临,百姓就要先造反了。
果然,方夫子就想到了这事。
“要是不让百姓们种地,他们吃什么?前朝为了开荒,也曾强行推动过迁丁令。招致民怨沸反盈天,乱象无数。”
也间接酿成了后来的天下大乱,大燕崛起。
闵柏在乡下走访了整整三天,就是在发愁这个问题。
要说这时代,还是地广人稀。荒凉的地带不是没有,但根本没人愿意去。
人本能的,不管是出于安全,还是便利角度,都愿意在热闹繁华地带定居。
深山老林,人烟稀少,虎豹豺狼,盗匪也多,还各种生活不便利,打瓶酱油买包盐可能都找不着地方,谁稀罕去?
且这时代对于百姓来说,离乡背井可是件伤筋动骨的大事。如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朝廷强行推动的话,极易造成大家的抵触情绪。
但要是跟他们说这些水土问题,别说普通百姓了,一般官员都理解不了。
总觉得是杞人忧天,想得太过深远。
若拿出钱粮诱导百姓离开,谁又能有这份财力?
皇上就是倾家荡产,也治不了这一州之地!
象湖州,闵柏也是休养生息了好几年,才慢慢开始推行通车制度,路都修不起。
这青州定州,基础比他那湖州还差,要怎么做?
林俊武听得坐不住了。
虽说他如今到了富裕的云州定居,但定州可是他老家。世人重故土,当知道定州乡亲竟面临这么大的问题,他可是真着急了。
“要不,我回云州去借些钱来,先想法子治治定州?但问题是,得怎么治?”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解决。
方夫子眉头深锁,“首先,这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投入甚大。且就算巴夫人肯借,拿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