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海含泪搀扶,却被燕成帝摆手拒绝,然后孤独的走向空荡荡的宫室。
在鸿姐儿住过的偏殿里,坐在她空空如也的小床上,静默了许久。
然后的坚定的起身,走回他的大殿。
香炉里,青烟袅袅,模糊了皇上的背影。
竟是越发消瘦,如即将燃烧殆尽的烛。
翻过新年,便是承平十六年。
在汉王殿下,地方官员及百姓的百般努力下,青州一带的天灾虽然延迟了一年,但还是如期而至。
从开春起,旱情就露出它狰狞的爪牙,干裂了土地。
这已经不是人力能及的事情了。
去年还能想办法调配水源,保住部分田地,今年一开春,便是要彻底绝收的架式。
不过百姓们并没有慌乱,好比因地势较高,最早露出旱情的桐花村。
村长于树魁,正在龟裂的田地边,有条不紊的分配木牌。
这是当地县丞廖文忠,昨儿叫他去县里领的,说得很清楚。
“这木牌牌上面,记下了你家几口人,都是投奔去的谁。拿到亲戚家的村里,就得照着标准给你们发放一份口粮。谁要是敢克扣,你们就找当地村长。村长不管,就拿去县城找官吏。要是官吏还不管,你们就拿回来找我。”
乡亲们关心,“村里没了人,万一进狼怎么办?人没吃的,畜生也没有,迟早要下山。要不村长你也走吧,留个地方让我们能找到你就行。”
于树魁乐观笑道,“真要是狼来了,还能多口肉吃呢。村里总得留几个人,给大伙儿看家的。难不成在外头一辈子么?万一你们有事,回来也不至于找不到人。”
村民们听得感动,纷纷去找自家能留下有用的东西,给他们防身。
被罢免的老村长见此,想想招手,把于树魁叫到一旁,告诉他一个秘密。
第548章 有了
老村长说,“我家当年为了藏粮,在村外悄悄多挖了一个地窖。冬天躲在那儿拉个绳子,设个陷阱,就没有走空过的,准能逮到猎物,还能藏人。回头你们要没得吃,不妨去那里试试。”
于树魁痛快笑道,“怪道从前冬天,总闻到你家肉香,原来老叔还藏着一手呢!行,我领你这个情了,要是还过的下去,就不去你那儿。要是过不下去,就没法子了。”
老村长赔笑,“告诉你,就是让你去的。只是到时没水,你们可怎么过呢?”
于树魁神秘一笑,“老叔你藏着秘密,我也有呢。村里还有个地方是有水的,只是供不了这么多人,倒不如不说了。”
老村长连连点头,也不敢乱打听到底是哪里有水,领了自己的木牌牌,带着一家老小,自投奔亲戚去了。
寄人篱下,看人眼色?
不存在的。
汉王殿下替百姓们考虑得可周全呢。
只要亲戚朋友们肯收留指定村庄来投奔的灾民,就能享受减免税赋。
成年抵成年,小童抵小童。
收留了几个月,就能抵两倍月份。
要是自家人口比收留的人口少,还能叠加计算。
所以但凡稍有余力的人家,无不愿意收留这些投奔来的亲戚。
横竖亲戚情份,就理当照应。
口粮又不用他们出,自有官府照管。
不过白给个住处,既能卖个人情,又为自家争得实惠,干嘛不帮个忙呢?
象有些人家,甚至要接去住的亲戚太多。还不得不拆开,一家只能安排一两个。
等把村里人,包括自家的老婆孩子都送走了,一同留下的几个青壮便问于树魁了。
“村长,我们上哪里打水去?”
于树魁哈哈大笑,“你们还真信啊?我哄老村长的。不如此,他如何对咱们留下不起疑心?”
青壮们傻眼了,“难道没水?那咱们怎么过?”
于树魁神秘一笑,从身后取出锄头,“挖呗!”
挖哪里?
自然是水井!
虽说官府三令五申,严禁民间百姓深挖水井,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更加严重,但事急从权。
当彻底没水的时候,汉王殿下便私下传令,允许大家加深水井了。
横竖大半人都已迁走,用水量并不大,少量用水的话,还是可以适当满足的。
但这件事不能公开,省得百姓们听到,心存侥幸就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