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惊喜,可是让青州定州的百姓们喜出望外。
就算这场大雨,最后变成冰雹,大家都没啥意见。
毕竟地里压根没长多少庄稼,打几个雹子又如何?说不定还能打死几只蝗虫呢。
因为干旱,蝗虫还是出现了。
但因为这两年美娘送了许多鸡鸭,让殿下送出去,鼓励百姓养殖,可是啄死了不少潜在风险,蝗虫的规模也少了许多,基本不算大灾。
至于青州河畔,如今唯一能种庄稼的那片田地。因一开始就注重水土涵养,自形成了一方小气候,压根就没有冰雹落地,十分安逸。
汉王殿下人逢喜事精神爽,见人就夸他长女许愿有功,才得了这么一场喜雨。
眼看田地滋润,河流恢复,他赶紧组织着百姓去抢种了。
虽说如今天时晚了,粮食不好种,但暑热未过,种些花生黄豆茄子南瓜之类的东西,总能在秋后添口吃食。
于是殿下,热火朝天的忙开了。
而久旱逢甘霖,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赶紧送上京,让父皇高兴高兴。
京城。
燕成帝冷肃瘦削的脸上,也终于浮出浅笑。
鸿姐儿,还真是他的小福星。
于是,又一批赏赐送向湖州。
瞧着眼热的徐皇后,实在坐不住了。
第554章 收获
徐皇后深知,若是让汉王顺利扛过这次青州大灾,只怕他的威望人气会更进一步。
到时文治武功,均有建树。如今那些臣子,就已经提出要将他立为嫡子了,到时若要将他立为太子,可怎么办?
毕竟她的皇后之位,来得本就有些说头。
就算徐贤妃是个不争气的,但闵柏却实在无可挑剔。
要不是他当年执意迎娶平民出身的美娘,而是顺从皇上意思,娶了谢常平,说不好如今的太子之位,早已落到他的手中。
但看皇上如今对鸿姐儿那般宠爱,远超众皇子公主,实在让徐皇后心惊胆战。
细细思忖一阵之后,她便命人去禀告皇上。
说为了庆祝青州喜降甘霖,她会带着宫中后妃们焚香沐浴,叩拜上苍先祖。回头也会办一个小小宫宴,以兹庆祝,并邀请皇上赏脸前来。
燕成帝一听,果然心情大好,顿时答应了。
徐皇后眸光微眯,悄悄吩咐宫人去准备一物。然后带着后妃们,体体面面的去宫中皇庙做了一场祭祀法事。天色昏暗时,便在她的宫中,开起一场夜宴。
因如今灾情未过,宴会办得并不豪奢,不过是选时令的新鲜时蔬,做些清淡爽口的菜肴就是。
歌舞也不用伶人,而是择取那些年轻有才艺的小宫妃,反正她们一心争宠,都想在皇上面前表现,正好给个机会,让她们出来献艺。
燕成帝忙了一天国事,实在累得不轻。过来看徐皇后安排妥当,十分受用,还主动敬了她一杯酒。
“皇后这些年操持宫务,劳心劳力,着实受了不少委屈。朕平日虽然不说,但都记在心里了。回头待给清和挑个好夫婿,杰儿挑个好媳妇,皇后也可安心享享清福了。”
要说燕成帝这话,说得情真意切,颇为诚恳,徐皇后听着也不是不感动。可最后一句“享清福”,却让她心中咯噔一下,又翻腾开来。
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要她放手六宫权利,改交旁人?
那是交给谁?
就算立自己的亲儿子,闵杰当了皇帝,她可是正经的皇太后!
谁敢从她手中夺权?皇后也不行。
徐皇后心中有了三分不喜,面上仍一派恭良贤淑,“皇上说得是呢。待孩子们大了,我们不就可以享清福了?尤其汉王殿下,如此能干,真该好好赏赐才行。”
她这话里,有心存了三分试探。
谁知燕成帝听了,却顿时接道,“他已是汉王,朝中第一大皇子,还能怎么赏?再赏,难道让他搬进春华殿么?”
春华殿,在宫中东侧,历来是太子所居。
燕成帝被先帝过继后,一家三口住的就是那里。
徐皇后没想到反被皇上试探,险些失态,强自镇定下来,勉强笑了笑,“这些事,自有皇上作主,岂容臣妾置喙?前些时西域进贡了美酒,十分甘美,皇上要不要尝尝?”
她迅速换了话题,命人添酒上菜,十分殷勤。
燕成帝深深看了她一眼,垂下凤眸,掩去几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