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爱财如命_作者:午后半夏(41)

  “这倒是。”陆母本来还有几分伤感,不过听陆父提起外孙,心底的那点伤感立刻不见,眉眼间都漾起两分笑意。

  陆父笑道:“好了。我们也早点休息。”

  “好。”

  转眼间,九天的乡试很快就过去。

  城里紧张肃穆的气氛一下子就散开,变得轻松起来。各个学子从考场出来,都是狠狠睡上一觉,有身子差点的,都已经病下,一时间大夫又成了香饽饽,一时短缺。

  倒是有了别样的热闹。

  但这些和阿晚都没什么关系,她现在的日常就是铺子和家里,两点一线,然后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回到家里,看着钱匣子里的钱一点点的增多。

  真是让人幸福的都眯起眼睛。

  若非昌儿实在年幼,陆父和陆母暂时不许她外出的话,她还想要到江南那边走走,说不定还可以发展一下副业。

  不过她也理解,她到底年纪轻,又才生下孩子没多久,事实上她现在能到铺子里,也是磨了陆父陆母好几日的时间,才让陆父点头同意。

  凡事不可着急,还是要一点点来。

  八月底,秋闱放榜了。

  自是个人欢喜个人愁,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欢喜非常,要知道中举后,才意味着他们一脚正式踏入官场里。

  日后即便再无进寸,也可以做官,小富无忧一辈子。

  阿晚对秋闱的兴趣虽然不大,但没办法,这段时间到处都是在讨论秋闱的事情,还有各家新晋的举人老爷。这次秋闱比起上一届要严苛不少,只录取一百人零六,比上次足足少了二十人。

  因而这次能中举的人,绝对是百里挑一选出来的,腹中有几分才学的人。

  不过最让阿晚高兴的是,徐生这次并没有中举。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徐生是有几分学问,但对比起真的有学问的人他还差些。况且现在没了陆家银钱的支持,就徐家那个条件,他根本就无法全心全意,什么都不用管,只一心读书就行。况且就张柳儿的性格,也不是陆晚这等好说话的性子,和性格有些强势的徐母,两人的摩擦必定不小。

  徐生他势必要被一些琐碎事分心。

  撇开这些不说,徐生从灵水县到江城参加乡试,所花费的银子说不准都凑不齐。

  阿晚记得徐生上辈子中举的名次,好像本就是后几名,如今一分心。落榜也很正常。

  可惜,他们已经搬家到江城来,日后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不然她有点想知道,费尽心思算计而来的竟是一场空,这张柳儿的脸色想必一定很好看!

  事实上,就如同阿晚所想一样。

  徐家本就穷,没了陆家的支持,一家四口人住在县城,一应吃喝都用钱买。徐生的读书也费银子,这一年来,几乎要把陆母手里存下的银子给掏空,剩下的压根就不够徐生去江城的盘缠。

  张家那边更不用指望,张父张母本就生有一双势利眼,结亲时又起了龌龊,肯出钱才怪。更何况小儿子要成亲,手里也没那么多闲钱。

  最后还是徐家村的老族长念着徐生有几分学问,出了一些,徐母又狠心卖了金镯子这才凑够。

  说起徐母的金镯子,还是陆晚进门的第一年,她过生辰,陆晚送的。

  张柳儿因前世的缘故笃定徐生这次可以中举,因而在知道徐生落榜的消息后,顿时就楞在那里,好半晌都没能反应过来。嘴里一个劲的嘟囔,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

  徐母虽然也难过儿子没能中举,不过她比张柳儿的心态要摆的正,儿子如今也才不过二十出头,这又是第一次参加秋闱,也听说这次的秋闱格外严格,录取的人数还比以往要少,儿子没中虽说是遗憾,但也算正常。

  三年后再战就是。

  缓过来的徐母,侧头就看到张柳儿神神叨叨的样子,心里对她的不喜更上一层。不过想着儿子这次没能中举,对她有点打击,只低声嘟囔了两句,倒也没再说什么?

  徐母却没想到,好几日过去,儿子都已经从江城回来,张柳儿还是那个样子。

  见到徐生的第一眼,不是嘘寒问暖,而是抓着他的胳膊,像个疯婆子一样,说什么弄错了一定是弄错了。

  弄得本就因为没中举而心情不好的徐生心里大为反感。

  等到张柳儿不得不接受事实,便开始催促徐生苦读,争取下次一定要考上。

  但读书是很费银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