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故事里_作者:湫山夏石(118)

  “我不是说创作,我是说你自己。”

  林寂就没了声音,仿佛已经彻底专注于创作中了。

  时桥南无奈,只能看着她把他屏蔽在她的世界之外。

  等到晚上十一点,林寂终于停了下来。她把笔随意扔在茶几上,站起身:“该睡觉了。”

  安排林寂睡下后,时桥南留了床头灯,随即悄悄关上房门退了出去。

  老金趴在地上望着他,用目光询问他是从哪里捡回来的这个傻瓜。

  林寂很执着,哪怕初次见面时老金一脸嫌弃,她仍然坚定地坐在它身边折磨它,直到一向淡定、少年老成的老金忍无可忍十分不情愿地站起身。林寂牵着老金去楼下遛弯,回来时,老金一脸幽怨地望着时桥南,用眼神对时桥南进行道德批判。此后每每林寂睡下,老金都要用目光质问一遍自己的主人。

  时桥南拍了拍老金的脑袋,越过它,边收拾林寂散落在沙发和茶几上的画稿,边说:“看在她是病人的分上,你就原谅她吧。好狗不跟女斗,尤其是女病人。”

  老金抖了抖毛,对时桥南的无原则致以崇高的不屑。

  时桥南无奈地看了看老金,在沙发边坐下,梳理整齐画稿,口中仍然坚持:“她对你不坏,不是吗?你就把她当个小孩子……”瞥见老金一副“不想理你”的眼神,他迅速改口,“我知道你讨厌小孩子,但她没有揪你耳朵……好吧,这个有……可她没有把你当马骑,对不对?”

  最后一句话仿佛刺激了老金的某根神经,它一个激灵,警惕地抬起上半身。

  时桥南笑:“比小区里的那些熊孩子好多了吧?”

  老金歪了歪头。

  时桥南说:“她还帮你对付熊孩子,也算是你的救命恩人了。”

  经此提醒,老金貌似终于想起林寂带自己遛弯时报复熊孩子的事。楼下几个熊孩子每次看到老金都跟看到稀罕玩具一样,跑上来扯老金的耳朵、尾巴,给它扎小辫,甚至想骑老金,林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那些熊孩子吓得退避三舍。想到这些,老金虽然不情愿,但态度已经好多了。它无奈地趴了回去,开始思考其中利弊,毕竟……自己的亲主人脾气太好,从来都放任那些熊孩子欺负自己,而这个新来的白痴竟然会为自己两肋插刀。

  时桥南将画稿整理好,随手翻了翻。这一翻不要紧,他发现这个故事竟然是恐怖故事。多年不看漫画,现在看一本漫画简直像是折磨,他拖了很久才把林寂此前的作品读完,知道她喜欢玩脑洞,风格偏向暗黑或者说黑色幽默,轻松里带着犀利,温暖里透着泪点。至于林寂最新的作品,他还没来得及看。他从文棋和林寂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林寂的这部作品一如既往地秉承了脑洞和黑色幽默血统,但貌似文棋对她最近的分镜不甚满意,跟林寂沟通过数次,每次两人都能从商榷变成争吵,最终往往以林寂撕毁画稿收场。

  这不知是第几遍分镜稿。笔触简洁随意,线条流畅,文字用的是速记,十分潦草,反正凭借时桥南的功力根本看不懂。

  其实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画画属于影射技术的一种,很能表现画者本身的内心。比如杨希雨,他特别不爱与人沟通,每次治疗都是从画入手。时桥南在美国的时候也接触过几个遭受性侵的小孩,其中不少的突破点都在画中。林寂这段时间的作品,时桥南几乎都看不懂,倒不是太抽象,而是她借用漫画手法画分镜稿,画面混乱,根本无法辨认,时桥南只能将其归结为她的精神状态极为不稳定甚至混乱不堪。

  时桥南心里一动。文棋曾说现在的故事已经彻底背离了林寂的初衷,那会不会说明,现在的故事恰恰是林寂当下的心理影射?

  他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林寂的最新作品。在Master D的官网上,这部漫画正处于各个榜单前列。看到漫画名字,时桥南浑身像被电流击中——《恋声系》。

  他脑海里鬼使神差地掠过一个猜想。

  林寂早上起来,打开房门,就看到时桥南坐在沙发上抽着烟,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

  像是无数部狗血剧里,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父亲闷头抽一夜烟,第二天闷声对女儿说:“不要怪爹,爹也没有办法,权当我们全家欠你的。”然后用一心想着走出大山出人头地的女儿换了一头牛、两只羊、一笔丰厚的礼金。

  林寂忍不住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