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您达得上,大大的达得上,就是这次交流为期一年,您这才要结婚,马上要出去交流学习一年,是不是不太好?”
一个助理看了江静一眼,提醒她“已婚”的身份。
“这新婚燕尔的,就得劳燕分飞……”
江静“啊”了一声,若有所思。
这么多年仇复对她的工作很是支持,让她都忘了自己才刚刚领结婚证不久,已经是已婚身份了。
想一想两人马上就要结婚,如果自己想要出去学术交流确实是要和对方商量下,江静也就暂时按下了自己炙热的心情,准备先得到仇复的理解再去申请。
她回到办公桌前,打开那个页面看了下,这次学术交流主要是面对中青年骨干科学家的,有年龄限制,限制在三十五岁以下,说是学术交流,其实主要是学习和合作,目的是为了缩小与国外同行研究室管理之间的规范化差距。
也因为这个,交流人员的条件也比较苛刻,必须是课题组负责人,必须进行过省级以上的研究项目,此外例如“专利成果”、“荣誉称号”等条件,都是加分项。
江静评估了下自己的条件,不说在所里拔尖,至少在年轻同辈的研究员里还是有竞争一把的优势的。
大概是要让研究人员在家里过个年,交流时间从明年二月一日到后天一月底,报名则是今年的十月二十号截止,此外就是一个多月的审核期和选拔期。
当她看到要去开展“候鸟式”合作的实验室负责人名称时,江静眼底的火热更甚了。
这种中美合作项目一般都是国家拨款,动用的是重点研发基金,就是送年轻人出去学习的,对方的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都是鼎鼎大名的学术界领军人物。
看到这里,江静已经在心里对仇复说“抱歉”了,她是一定要报名的。
至于什么“新婚燕尔”的,反正又不是就过这么一两年,以后是要过一辈子的,最多这一年艰难点,双方都当个“空中飞人”,他们夫妻两个现在都有经济基础了,买个头等舱的钱团聚的钱还是有的。
错过这次机会,她怕自己后悔。
下定了决心,江静就默默地填好了申请表,暂时没发,而是存在了后台,然后起身去邀请李教授当她的证婚人。
刚到了李教授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面熟悉的喝问声。
“我怎么可能会劝我的学生这种事!你别和我说,我不同意!”
李教授性子温和,很少发脾气,能让声音传到办公室门外,可见是非常失态了。
江静担心李教授和里面的人起争执,没多犹豫,上前敲了敲门。
没一会儿门就打开了,李教授发现门外站着的是江静,不由得一愣,下意识地回过头看办公室里另外一个人。
江静好奇地看了眼,见沙发里坐着的是研究所“高等人才管理培养委员会”的主任。
所谓“高等人才管理培养委员会”,是研究所里一个管理机构,有七个委员和十几个成员共同组成,每个委员都是由研究所下辖研究部门推选的管理人,共同承担起培养所里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包括每年的绩效评定、业务考核、名誉与称号奖励等等。
江静年纪尚轻,和这位主任没打过交道,李教授虽然也是委员之一,但上一次与江静有关的就是把“杰青”给了袁师兄,这些管理人都是为了整个所里的发展,也确实是他们这些年轻研究员们的考核官。
于是江静没敢乱看,恭恭敬敬地对李教授说:“李教授,我有点私人的事情想找您。您要不方便的话,我先回去?”
“李教授,你这有人来访,你们先聊。”
委员会的主任咳嗽了一下,站起身要走。
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江静一眼,对李教授说:“李教授,我刚刚向你提出的建议也是我们共同担心的问题,我知道你惜才,但是你要多考虑考虑其他方面的得失。”
说罢,便离开了办公室。
因为这一眼,江静下意识的感觉委员会主任的意有所指和自己有关,而且可能连争吵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
到底有什么事……
“静静啊,你来的正好,之前关于专利授权的事儿,你有什么决定了吗?”
李教授选了个两人都关心地话题,很自然地岔开了刚才的插曲。
“啊,那个。我和研究所里的前辈请教了下,最终决定选择三家实力比较强发展也比较好的公司签订了协议,目前只授权给这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