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门_作者:余塘(16)

  原来是这样!他想得太多了,大小姐哪有他想的花花心思,她就是个娇小可怜、离家无依、心思单纯的小姑娘。

  箫清羽一时意动,将人揽过来压在侧胸位置,没有搂抱,就是拍拍她的肩:“你放心,我会保护你的,大娘只是看着凶,奈何不了你我。”

  秦蓁攥紧双拳,进退维谷:“嗯,谢谢。”

  满盘皆输……

  要是昨晚不撒那个谎,这桩小事就不用发展得这么曲折动人了吧……

  箫家人口不多,吃饭时却挺热闹的,某些人不挑些刺出来,好像就怕这顿饭卡着喉咙。

  “真是大小姐作风啊,还炸了鱼。沾大小姐的光,我们平日可没得沾荤腥,瞧瞧,这鱼炸得多酥。大小姐只管讨家里男人喜欢,却不知我们这些掌着公中的女人想方设法都挪不出几个钱来打酱油。”周氏一边抱怨,一边嘴里鱼骨头嚼个咯嘣响。

  箫含玉不懂事的火上添油,夹着鱼往嘴里送,笑眯眯道:“沾嫂子的光有鱼吃啊,那我要天天沾嫂子的光。”

  秦蓁放下筷子,细嚼慢咽着,边道:“油是从昨日刮的猪肉里挑肥的出来炼了些油,下次炒进菜里有肉香又不浪费,哪天想吃面食,放一点做底料也好吃。至于那鱼,我看桶里的鱼都快没气儿了,想趁着新鲜炸来吃,对身体好。剩下几条不怎么灵活的,还想明天继续炸着吃呢。不信大娘去看看。”

  冯氏含笑满意的望着孙媳:“好啊,会过日子,以后这家多劳你操持了。”

  幸好没带来秦家的娇惯脾气,比起村里的新媳妇,人才是万里挑一,手艺活还得加把劲,贵在上进。

  周氏不悦斜眼:“不就说你两句吗,顶这么一大车。”

  冯氏敲敲碗边,沉脸教训:“你也别太小心眼儿了,这家里教书的教书,下地的下地,偶尔沾点油水没什么不好。”

  话提偶尔二字,又暗暗告诫了秦蓁也不能过于浪费。农人吃饱为主,荤腥只能说偶尔。

  秦蓁点点头:“不知那鱼是哪里抓的,等我干完活得空,经常去抓点来让你们尝鲜。”她自己也挺想吃的,这里饭菜简直如同嚼蜡。

  箫含玉拍手:“哇,嫂子你要去抓鱼,太好了,那以后的鱼都由你来抓。”

  “去。”

  冯氏斜了箫含玉一眼,道:“不懂事的丫头。那河里水很凉,尤其这开春,河面有冰都没化,秦蓁,你可得离远些。冻着了不好生养。比起给羽哥儿生个大胖小子,几条鱼作得了什么。”老人家含笑道。

  大、大胖小子?秦蓁第一次听到这种生物,还让她生……

  她眉毛都扭曲了,下意识望向对面某处。冷不丁迎上箫清羽也打量过来的视线,她来不及分辨里面蕴藏着何种情绪,闪开视线低下头吃饭。

  农妇虽不常去地里劳作,但家务活也不轻松。从吃完早饭起,周氏就像工头一样,守着指挥她做这做那。要不是看箫含玉那头也忙得不可开交,她都要怀疑小小一个家是不是每天都这么多活干,是不是周氏又变着法儿磋磨她呢?!

  圈里五头猪嗷嗷待食,混着苞米面、萝卜、猪菜和一些杂粮煮了一大锅,熟了之后装进桶里提到圈边,还不能直接放进槽里,要等晾成温的。这期间也不能歇息,又被周氏撵着去后面翻土,把还空着的菜地沤肥,刚挖好坑呢,又得回去把温猪食放进木槽里,再折回来沤肥。

  肥料是多种东西混合,有刚从茅坑里挑出来的,还有去年冬天留下的炭渣、木渣,还有烧火过后的麦秸杆子灰。

  种种材料混合一起,恶臭熏天,快把秦蓁给熏晕了。她只能卯足一口气,将肥料铲进去,又仰头呼吸一口气,再弯腰去铲肥。

  偶然瞥见箫含玉牵着棚里的去山上放牛,秦蓁很是羡慕。那是她梦寐以求的小目标。

  如此适应几天农家生活后,有一人来寻秦蓁。

  “这是箫家吗?小姐,小姐你在不在呀?”

  一个梳双螺髻的女子在篱笆外左顾右盼,她上衣着右衽排扣素兰色短衫,一条同色棉布长裙,腰间只绣了一支亭亭玉立的兰花,耳带一对黄豆大的翠玉耳环。

  富户家丫鬟的寻常打扮,在冯氏周氏眼中却犹如贵客来临,忙不迭上前相迎。

  这时秦蓁也听到声音,从后院走出来,见到人,惊喜的喊:“采青。”

  她未出嫁时的贴身丫鬟,采青。

  “小姐。”

  采青径自经过两位妇人,朝她家小姐走去。短暂打量几眼之下,泪目了,啜泣跪下:“小姐,你怎么成这样了,穿得这么少不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