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山很感动,还以为三叶是在体贴他们,忙表白道:“不会,不会辛苦!”然后又有些自责的道:“三叶,其实我们的产量也不算高了,我们这个是优质的稻米,当初买的就不是冲着产量去的,不然现在有的稻米亩产两千斤都是小意思,三四千斤是正常的,咱们这个亩产撑死了六百多公斤一亩地,一点都不多,说来有些惭愧!”
三叶:呵呵,谦虚,实在是太谦虚了!
三叶:“呵呵,呵呵,九山哥你太谦虚了,能有这么多的产量,九山哥你们三个功不可没啊!”不过李九山有一句话倒是说得对,三叶当初就不是冲着能挣钱去的,对三叶来说,只要地不荒废,不管是种什么的,只要不亏本,地就是赚的,谁让这个地现在是属于三叶呢,只要三叶不卖,就可以永远拥有,想到后世农民越来越少的地,三叶就觉得这地买了,怎么都亏不了。
所以当时买稻种的时候,三叶就是冲着那种优良的稻种去的,不拼产量,要质量的那种,相对于现在动辄亩产上千公斤,甚至能至几千斤的稻米,这个亩产确实是不够看了。
李九山实事求是的道:“三叶,不是我谦虚,其实是你太夸我们了,我们买的这个稻种亩产的标准是两千斤的,这样看来我们的经验还是不足。”
而在价钱方面,李九山还是研究过的,建议三叶:“三叶,米的话南北方价格差异很大,南方的米多卖不上价儿,三块钱一斤其实不贵,但以现在的价格来说价格偏高,市场不大,倒是北方的米价格偏高,同样品质的米北方最少高南方米价两成,所以如果是以北方的米算的话,这个价格太便宜了,不妨定的再高一点,三块钱一斤是可以做批发价的!”
“而且咱们的米晶莹剔透,本身质量上优,也没碎米,又要做精包装,五斤一袋的话,一斤如果卖四块钱,一袋米二十块钱,大城市的一些白领们想来会更喜欢!”李九山建议道。
李九山说:“珍珠米是煮粥的米,咱们的米好,但是不够明显,需要尝试了以后才知道,但是咱们的长粒香米可是一个特色,现在市面上卖长粒香米的可没有,我们微笑农场的香米不但新奇,口感上等,跟泰国香米相比有些类似,但是口感更有嚼劲,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刚刚产出的,更新鲜,所以价格贵是应当的!“
第八十五章 如何卖
李九山说:“……”
显然对于怎么处理这个米,李九山的心里很有想法。
三叶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个,让李九山这么一说,想着回头超市看看米价,别的三叶记得不清楚,但是泰国香米的价格三叶记得很清楚,还记得前世三叶看到那个什么泰国香米很好奇,就买了一些回家煮,口感么,说实话三叶是觉得一般,但是那个米非常的香,而三叶的米不但香而且有较劲,比泰国香米不差。
不过这会儿长粒香确实是不大流行,也难怪李九山话语间隐隐有些后悔当初卖便宜了。
三叶沉吟了一下:“那照你的意思?”其实三叶何尝不知道李九山的意思,可是照李九山这么弄,工程浩大啊,三叶表示:她真不想这么折腾,本意不过是想种些自家可以吃的米,不让自己家以后想种田没地,想吃放心菜没地方种而已!
可反过来说了,难得的手底下的人有干劲,三叶怎么能不支持呢,所以三叶不但要支持,还要给点自己的想法,毕竟三叶虽然四六不懂的,但是后世的一些趋势还是知道的,利用好了,绝对的稳赚不赔。
比如说三叶知道企业需要转型,就要走品牌化的道路,所以三叶才会让李九山先去注册一个微笑农场的商标,不管以后怎么样,最起码先注册了准没错。
再比如说三叶知道未来的人吃的东西是越来越精致,而且买东西都是喜欢只买一点,够用就好,很少有人会像以前的人去屯着,因为以后的超市太多了,便利店也多,想要什么都有得卖,很便利,自然没有像以前的人有囤积的必要了。
再然后三叶根据自己曾经身为一个小白领的经历:有时候想要自己动手煮点东西吧,买的多了,不划算,因为只打算煮一两次,兴致没了就不煮了,回头如果不再煮就浪费了。买的少了,又有点不好意思,人家也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而且还没有一个可以来装米用的瓶子,这样一来,就各种不方便了。
当初三叶是在小县城的小白领,说白了,也不过是大城市辐射到小城市的一个小缩影而已,所以这个经历也是可以做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