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寒添终于给刘渊明打了电话,说是那个老板就在冲城的添香饭店吃饭,他同意和苏灵瑶见一面。
蒲甘国是华夏西南边众多小邻国中的一个,一般来说,挨着一个大国的小国,想要发展经济都是需要依靠这个大国的。加上近年来华夏国经济实现腾飞式增长,各个地区的生活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哪怕是边陲小城也比一般的小国住着舒服。所以有点钱的蒲甘国老板没事的时候都愿意在华夏国境内待着,生活既安全又方便。吴丹努就是这样一个蒲甘国人。
吴其实并不是这个人的姓。蒲甘国人只有名没有姓,“吴”在蒲甘国的语言里是“先生”的意思,于此对应的还有“貌”“玛”“哥”“波”等。“貌”就是“弟弟”的意思,“玛”是“姐妹”的意思,“哥”是“兄长,兄弟”的意思,“波”则是“军官”的意思。
比如这个叫做丹努的蒲甘国老板,他在蒲甘国算有些社会地位,那么别人就叫他“吴丹努”,就是叫他“丹努先生”的意思。如果是他家的同辈叫他,就不会叫他“吴丹努”了,而是叫他“貌丹努”或是“哥丹努”,就是称呼他为“丹努弟弟”或“丹努哥哥”的意思。不同的称谓用词还有很多,现在只要知道叫这位老板“吴丹努”就行。
在前往添香饭店的路上,寒添给苏灵瑶和刘渊明科普了一下蒲甘国的文化常识,也顺便可以打发一下在路上的时间。
等到了饭店门口,只见两个彪形大汉做门神状矗立在门的两边。饭店里面一个客人都没有,大中午吃饭的时间极其的冷清。
寒添走上前去用生疏的蒲甘国语和他们说了几句,两个彪形大汉就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朝着苏灵瑶看了过来!然后露出一副非常满意的神情给让开了道。
刘渊明皱眉,对这两个大汉的神情起了疑心,他刚想拦住苏灵瑶,无奈苏灵瑶已经走了过去。
“欢迎。”两个大汉在苏灵瑶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用极不标准的中文说。
第二十五章 又见饭桶
苏灵瑶在路过两个大汉的时候,停在他们身前仔细观察了一下,没错,是正宗的蒲甘国人。
她走到寒添旁边问他,“这家添香饭店是蒲甘国人开的?”
寒添不知道苏灵瑶为什么这么问,很诚实的摇了摇头,“不是,是华夏人开的。”
“那大中午的怎么没人来饭店吃饭?”
寒添隐晦的瞄了那两个大汉一眼,看距离他们有些远听不到他的声音的时候才说:“这饭店的饭菜很好吃,吴丹努比较喜欢这里,所以只要他决定来吃饭,基本都是清场。据说是他仇家多,怕混进来的仇人。”
“那这个吴丹努就没有补偿这家饭店老板的损失?他不是玉石矿的大老板嘛,还缺这点钱?”
“嗨,蒲甘国人计较的很,没拉下饭店的饭钱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想到给补偿损失!”
“这么说来,蒲甘国人在冲城还挺有地位哈?华夏人都拿他们没办法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咱冲城人都知道这帮蒲甘老板的嘴脸,可也得靠他们吃饭哪!原石基本都出在蒲甘国境内。他们又聪明的很,明面上的治安犯罪之类的不会犯,警方也拿他们没办法。”
“明面上的治安犯罪不会犯,那难道说私底下的就常做喽?!”苏灵瑶敏感的捕捉到寒添话里的漏洞,试探性的问他。
果然,寒添神情极不自然的停止回答,把脸转了过去。
苏灵瑶转了转眼珠没说什么,刘渊明的脸色则晦暗不明。
这么会儿功夫,他们三个人已经穿过一楼上了楼梯到了二楼的包厢区。
刚一上楼,苏灵瑶就看到二楼或站或坐,全都是蒲甘国人。有几个人凑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嘴上抽着烟旁边放着散落着几打啤酒,嘴里不时用蒲甘国话骂骂咧咧。看到寒添带着苏灵瑶和刘渊明上楼,便站起来了几个朝着他们迎了上来,大约是个小头目之类的。
几个小头目站到寒添身前,一双眼睛看到苏灵瑶就色眯眯的上下来回看,仿佛苏灵瑶是个待价而沽的商品,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刘渊明的火气一下子就上头了,他并不是气蒲甘国人,而是气寒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