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郭琳琳尸体在城市北郊一个荒僻的树林中被发现,双眼同样被残忍挖去,有被侵犯的迹象,体表同样有虐待伤,却大多是死后伤。据发现尸体的目击者称,尸体上的床单是把整个人都蒙起来的。
因为女死者双眼被挖去,办案刑警立刻将618杀人案和612杀人案联系在了一起,对两名女死者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对比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的相似之处,除了两名女死者都是年轻学生之外,并无交集。
更何况三高和十九中距离很远,在活动轨迹上也没有重合之处,当年警方怀疑,这可能是一个流窜的作案犯,在全城严无业游荡人员,同样没有发现线索。
……
听赵军力念诵完卷宗的详情,视频那头的沈默皱起了眉头:“发现郭琳琳的现场照片有吗?把它对准摄像头,让我看看。”
赵军力照办,沈默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对,这案子有蹊跷。”
“什么蹊跷?”赵军力顿时来了精神。
这个沈默可真不简单,听完卷宗描述,只是看一眼照片,就发现了案子有蹊跷,要是这些蹊跷真的能帮着找到凶手,那可就太好了。
“首先,时间上有问题,案子几乎是连着的,仅仅相隔六天。就算是再冷血的连环杀手,在第一次折磨杀人之后,也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休眠期,因为这样的冷血杀手,他们获得是心理上的变态快感,并不是为了金钱,每次作案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心理上的饱餐。”
赵军力目光闪动,他的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现在听沈默分析,他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病态的渴求,比如说暴露狂,异装癖等等,他们只要做出这些事情,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而心理扭曲的杀手也是一样,他们不是为了钱,而是心底那无法压抑的渴望在驱使他们。”
“大多数的变态杀手从一开始并不是冷血上瘾的家伙,他们在杀人之后也会惊慌,也会害怕,满足过后是后悔自责,这是大多数连环杀手需要经历的一个心理过程,自责褪去,渴望升腾,才会进行第二次作案,而往往从第二次犯罪,他们会逐渐失去恐惧和自责,最后只剩下快感。”
“所以,连环杀手和普通杀人犯的分水岭就会在首次作案和二次作案之后,连环杀手杀人后会有再次作案的渴望,而大部分普通杀人犯并不会有那样的心里渴求。”
沈默说的头头是道,赵军力也不住的跟着点头,听到这里,他忍不住开口道:“所以呢?”
“所以,第二起案子太过蹊跷了。六月十二日是第一起案子,六月十八日就有第二个女孩失踪,这个变态杀手第一次作案和第二次作案的间隔如此之短,完全不符合心理的成长过程,他的心理饱食期不可能这么短暂。”沈默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模仿犯罪?”赵军力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模仿犯罪是指有人在得知某种犯罪方式后,会模仿凶手的作案手法,这种动机可能来自对凶手的崇拜,也有可能是为了混淆视听,让警方不至于怀疑到自己。
“模仿犯罪的确是一种可能性,不过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也是同样的道理,时间间隔太短了,就算是模仿犯罪的谋杀,也需要一个准备过程,六天时间显然不够,也不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完美模仿凶手的所有手法。更何况,当时警方还是对外封锁了细节的,毕竟有些信息是法医解剖才能了解的情况,警方还在严查凶手,普通人没有那么胆大包天,去模仿作案。”
赵军力知道沈默说的是死者受到侵犯的事情,这种事情的确不会在现场公开,都是带回解剖室进行检验的,如果第二起案子是凶手之外的模仿犯罪,他没有道理知道需要侵犯死者。
更何况模仿犯罪中的嫁祸犯罪,大部分都是因为仇杀,而仇杀报复最大的目的就是杀死受害者,让仇人痛苦,完美的模仿细节很少存在,大部分都是模仿了皮毛而已。
不过,赵军力很快想到了一个问题,他记得尸检报告中称,受害者体表也有伤口,不过大多是死后伤,并不是生前伤,这会不会是凶手杀人后故意模仿的?
赵军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沈默立刻摇头否定了:“我判断这不是模仿犯罪,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这个案子的蹊跷之处,目击者称,死者被发现时,身上盖着一个旧床单,是全身都蒙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