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品牌产品销售,跟现在服装店里卖的时装是不同的,前者质量要求高,价格同样高,客户群相对受限制。
特别是现在商场的服装,主流是国外品牌,想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
而服装店卖的时装,更接近于前世四季青那种大路货色,只不过她眼光高,质量款式更好而已。
今年是一九九四年,舍得花钱买高档衣服的顾客没有想像得多,而普通服饰,却销路非常大。
方明湘原计划是这样的,先做大路货赚些快钱,等获得一家积累后,再更新升级,成为一家品牌公司。
就像前世很多天猫的服装店一样,一开始其实就是大路货,质量也被人诟病,慢慢地鸟枪换炮,成了一家正规上档次的企业。
“方小姐,你有想法,直接说出来,不必顾忌我的面子。”郑建树听懂了她的意思,笑着提醒道:“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成功,如果你有更好的主意,肯定听你的。”
对方明湘的战略眼光,他其实是信任的,所以才会死心蹋地跟着她干。
他有种直觉,眼前的女孩子,虽然年轻,看问题却非常长远,往往能走出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子。
自己的强项是管理,如果战罢略方面能弥补自己的不足,那就更完美了。
“那我就直说了。”方明湘见他不计较,笑了笑,把自己的想法,重头到尾说了一遍。
赚快钱虽然不好听,但是非常现实,就算被他笑话,她也不在意了。
“你这个主意,确实比我更大胆和实际。”郑建树听完后,思考了一阵,才回答道。“我觉得可以操作,而且听你的口气,还有很多手段没使出来——”
方小姐眼前资金匮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能先把这件事解决了,那后面就容易操作了。
“也没有什么好手段。”方明湘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像你说的,同时开几家分店,然后大力促销,争取以最快的手段,收拢一笔资金。”
现在虞城的服装店,主要集中在解放路北段,销售手段单—,款式重复,生意也一般。
反倒是解放路南端的服装市场,走的是低端货,大家习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质量和款式不敢恭维,生意却出乎意料的好。
方明湘认为,服装店比不上地摊货,主要原因是这些店虽然装修比较考究,但是价格定得太死,很少有还价的余地,偏偏质量比地摊货好不了多少。
所以只要质量拉开差距,用对方法,肯定没问题。
她初步的计划,就是确定服装价格后,采取折扣销售,从八五折到五折不等。
买的越多,折扣越低,价格就越便宜。
给虞城消费者一个狂欢的机会,逼使顾客大量购买,或者叫朋友拼单买,抢占市场。
这样的好处是,既赚了钱,也等于打了一个免费的广告,让顾客最快的速度,记住了他们的店名。
第九十八章 正式开工
“你这个方法,我觉得可行性很大。”听了方明湘的解释,郑建树连连点头。
不愧是自己看好的人啊!果然有魄力,居然想用这样的方式,打响虞城服装业第一枪。
他相信这样一来,虞城的服装市场,得重新洗牌了。
以后老百姓出来买衣服,首先会考虑他们这个牌子,那样连广告也省了。
原先他还计划在虞城电视台,花几万块钱做几天广告呢?
这件事确定下来后,郑建树根据方明湘的意见,重新写了个开业促销计划。
写好后交给方明湘看。
她看完后,觉得没问题,不过又提出会员计划。
比如顾客可以花十块钱,办一张会员卡,任何时间来买衣服,都可以得到九折优惠。
这样的话,可以把顾客绑在他们这家店里。
于是郑建树又加上一条。
“第一天开张时,万一顾客因为不熟悉我们的店,不进去买怎么办?”方明湘又提出了自己怕担心。
现在的购买力,毕竟比不上前世,那时候大家口袋里有钱,出国买奢侈品都很常见,何况逛一家新开张的服装店。
但是现在的普通人,特别是作为逛街主力的年轻人,更愿意到服装市场买低价的便宜货吧!
“那你有什么办法?”郑建树好奇地问。
有的事本来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能因为你努力了,就百分百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