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沙雕老公_作者:元月月半(188)

  “不怎么样。你写出来的小寒肯定特别憋屈。”立夏皱着眉头说。

  周琰:“不这样写,年龄大的观众会觉得小寒特别厉害,一定不能讨小寒那样的儿媳妇。我写剧本是给小寒演,小寒是女主角,必须让观众喜欢她。”

  “只能这样?”立夏问。

  郑小兵接道:“你就说,你是想让观众站小寒,还是站你妈?”

  “废话。”立夏不假思索道,“当然是我媳妇儿。”

  郑小兵:“那我再问你,咱们国家国情是不是晚辈不能忤逆长辈,哪怕长辈错了?”

  “是的。”周琰附和,“还有大众习惯同情弱者。”

  立夏:“那你写出来的人就不是小寒了。”

  “当然不是她。所以我才担心小寒演不好。”周琰道,“小寒是个爽朗大气的女子,要她演柔弱,对她来说太难。但我昨天看到她的电视剧,我认为小寒的演技完全够用。”停顿一下,缓口气,“等观众慢慢喜欢上小寒,小寒再做什么都是对的,哪怕你妈惹怒她,她打你妈,观众也不会骂她。”

  立夏摇头:“我还是觉得小寒憋屈。”

  “我把你奶奶写活?”周琰试探道,“在你妈找小寒麻烦时,你奶奶帮她一把?”

  立夏:“别打扰她老人家了。”说着,突然想到,“你把小寒的奶奶加进去。”

  “小寒的奶奶?”周琰疑惑不解,“不是在农村吗?”

  立夏把他救小寒,韩高氏诬赖他的事说出来,看到周琰不敢相信,笑道,“她奶奶也就是在东北,否则早把我妈按住地上摩擦了。”

  “厉害!”郑小兵佩服,“有这样的奶奶,小寒能长成那样真不容易。”

  立夏瞪眼:“怎么说话呢?什么叫长成那样?”

  “我错了,我错了,哥。”郑小兵道,“周琰继续说。”

  周琰道:“加上明敏和明佳,你就有两个哥哥,三个妹妹,在第一部里加小寒的奶奶,势必会写到她父母和弟弟妹妹,我感觉人物太多了,第二部再加比较好。”

  “万一没第二部呢?”立夏问。

  周琰:“那我就写《天仙配》,再写一本《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有群众基础,电视台不担心没人看,一定会拍。届时就让小寒演女主角。”

  “《天仙配》不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吧?”郑小兵问。

  立夏:“你都会唱,你不知道?”

  “我弄不清啊。”郑小兵道。

  周琰笑道:“不一样。《天仙配》故事很简单,现在咱们知道的是黄梅戏曲人改编后的。”

  “那你是按照黄梅戏写,还是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改?”立夏很好奇。

  周琰:“在原本的神话基础上改。借用黄梅戏,岂不成抄人家的了。立夏,你答应了?”

  “你写好后给我看看。”立夏道,“你也别全照着我家的事写,不然我家亲戚邻居一眼就能看出来。”

  周琰摇头:“不会的。我原本想写在农村结婚的男知青,考上大学后抛弃妻儿,妻儿到城里找到他,他也不认,然后他妻子就自己做生意赚钱养家的故事。

  “可是写这样的故事,我得去羊城,那边现在是经济特区,离港城近的地方都允许自由买卖了。现在你同意了,我会把你的一个朋友改成那样,这样就没人能看得出来了。”

  “千万别,这样的男人令我恶心。”立夏道,“你还是加别的吧。等等,这人是不是也有原型?”

  郑小兵转向周琰:“是不是你在小岗村插队时认识的知青?”

  “不是的。”周琰道,“隔壁村的,我听说的。”

  郑小兵惊讶道,“还真有?太无耻了!”

  “我也觉得很无耻。”周琰道,“所以我想写出来,让大家谴责他。”

  立夏:“那你就单写一个故事。你说过现在缺原创剧本,难保地方台会收。”

  “我回头试试。”周琰道,“先写你家的。故事名字就叫《瞧这一家子》行吗?”

  立夏皱眉:“这个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电影厂正在拍。”周琰道,“你同意的话,我去找那边的编剧,问问我能不能用这个名。”

  立夏摇头:“先别问,回头我问问小寒。”

  “这样也行。”周琰道,“今年还剩两个多月,不一定能写好。”

  立夏:“不急。小寒现在还是学生,你写好了,她也没空拍。”

  “等一下,周琰,我突然想到,你说跟我有关,怎么都没讲我?”郑小兵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