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_作者:假面的盛宴(339)

  她是她的婆婆,哪怕是前婆婆,也是婆婆。

  就靠着这股气,宋氏又抬起头来,之后筵宴中她一直镇定着,却也没往上前凑去。

  如今皇后抱病,宫里第一人是丽皇贵妃,都知道如今丽皇贵妃如今掌着宫权,几乎被建平帝独宠着,魏王在山西的差事办得又极好,回京后还不知会受到什么奖赏,许多皇亲勋贵及朝廷重臣家的女眷,少有不上前奉承一二。

  连带陪在一旁的凤笙也成了瞩目的焦点。

  本来入宫进筵是大开眼界的一件事,此时的宋氏却是全无心思,战战兢兢一直挺到筵罢出宫,上了自家的马车后,她才瘫软在车里。

  回去后,第一时间就把这事和孙庆华说了。

  也许妇道人家对朝中之事不敏感,孙庆华怎会不知那魏王妃是谁,魏王如今又是个什么势头。可知道又能怎样,除非他不想当官了,除非他一辈子不进京,不然总有一天会遇上。

  其实在心里,孙庆华早就杜撰过无数次这种情形,此时听了倒还算平静。

  除了叮嘱宋氏在外面不要乱说,就当做从不认识,其他的他也说不了什么。为此,第二天他还专门叮嘱了家里人,孙家上下如临大敌,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决定就照孙庆华说的做,就当做从不认识。

  因为新上任的刑部右侍郎一家如此低调,孙庆华还得了上级口头上的夸奖就不细说。

  而另一头,凤笙也未多想这件事,她并不知道前头还有一场轩然大波等着她。

  第144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京中文官女眷的圈子里就传起一个流言。

  说是魏王妃在嫁给魏王之前, 曾经嫁过人,夫家就是现刑部侍郎家。

  据说当年魏王南下办差,曾去过孙家, 对孙家的四奶奶一见倾心,后来这孙家四奶奶就和丈夫和离了,没两年就成了魏王妃。

  这个流言刚开始流传起来时,大家都忌讳莫深,只是偶尔相好的两家会私下说道两句, 大家都分不清真假, 自然不敢乱传。

  可不知道是谁提起魏王妃的娘家, 渐渐议论的人越来越多。

  魏王妃的来历成谜, 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方家是哪家,后来听说方家是江浙一带某耕读世家,倒也没人过多关注。

  毕竟娶她的人是魏王,魏王妃就算出身不显,也与众人无关, 损失的反正是魏王。又因魏王大婚头几年,夫妻二人一直低调,专门去打听的人极少。而知道的人反而忌讳莫深,更是不会对外人提及。

  此时被人提起来,似乎就成了对照流言的引子。

  有人说方家是浙江绍兴的,也有人说孙侍郎在未调入京城之前,就在绍兴任知府。渐渐就有绍兴籍‘知情人士’透露, 孙家当时确实和方家结过亲,方家乃绍兴一带的大户,有名的师爷世家。

  还据说当年这场婚事引起了很大热议,竟是孝中出嫁。据悉是方家的主母因病去世,方师爷不忍耽误女儿,就趁着百日之内把女儿嫁出去了。

  这些流言汇集到一起,引起了一片哗然。

  皇子竟娶再嫁之妇,还是女方没和离之前就勾搭上的。

  其实想想也是,孙家无缘无故为何要让儿媳妇和离,须知女方和男方和离,损的是男方的面子,毕竟时下就算夫妻不想在一起过了,也是休书一封便罢。

  这么想来魏王在其中的作用就大了,明摆着是魏王看中了孙家儿媳妇,孙家不敢得罪魏王,索性让儿子和儿媳和离了。

  一时之间,流言是越传越离谱,竟成了魏王仗势强抢人妻。

  历来流言传到最后,当事人都是最后知道的。

  孙庆华只感觉最近那些同僚们看他的眼神有些怪,而孙家的女眷则是出去交际,发现很多人都是奇奇怪怪的,经常是聚在一起说话,一看见她们就立马闭口不提。

  宋氏和妯娌黄氏以及孙老太太还以为是自己得罪了人,又怕是魏王府的报复来了,心中甚是忐忑。后来还是孙庆华没忍住问了一位下属,对方起先支支吾吾不愿说,被他逼着才道明事情原委。

  听完后孙庆华脸色一片苍白,感觉天旋地转,对方还安慰似的说了句,其实这事也不怪他们。

  还不是魏王仗势欺人!

  后面这句对方没说,是孙庆华自己给补全的。

  他当即就回了孙府,让下面人去打听消息。

  孙家其他人闻讯而来,听了这事后,也急得团团乱撞。

  最后打听来的消息果然与孙庆华那下属说的如同一辙,甚至比那还不堪入耳,孙庆华当即喷出一口心头血,大呼一声‘天要亡我孙家’,便倒在了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