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_作者:假面的盛宴(359)

  “好吧,娘不哭了。”

  凤笙假装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顺带瞅瞅儿子的小脸,突然觉得这毛孩子似乎长大了一些,都知道孝顺娘了。

  母子俩对着吃西瓜。

  玹哥儿抱怨道:“大哥和十六叔天天出去玩,都不带我一起。”这是他最为怨念的事情。

  凤笙说了句公平话:“你大哥比你大,大孩子都不喜欢和小孩子玩,你再等等,等妹妹生出来,让妹妹陪你玩。”

  “可我比妹妹大,你不是说大孩子不喜欢和小孩子玩吗?到时候我肯定也不愿意陪她玩。”

  凤笙语塞。

  “那不一样,她是妹妹啊,哥哥肯定要陪妹妹玩的,这样兄妹之间的感情才好。”

  玹哥儿停下吃瓜:“那哥哥也应该陪做弟弟的玩啊,这样兄弟之间感情才好。”

  我说一句,你回两句,有没有这么当儿子的,这毛孩子还是没长大!

  “不行,我还是要去找大哥,说不定他在皇祖母那儿!”玹哥儿一撂叉子,西瓜也不吃了,说风就是雨就闹着凤笙带他去瀛台。

  凤笙一愣后有些失笑,果然是一叶障目,她想了许久都没想到办法,竟让这臭小子一下子就解决了。

  果然人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就因为这事见不得光,她竟忘了还有最简单的办法——就这么去。

  第152章

  说去就去, 凤笙也没做什么准备, 就带着玹哥儿往瀛台去了。

  瀛台三面环水, 只以一座石桥和岸上相连,进了仁耀门,凤笙就发现瀛台似乎和以前有所不同,禁军侍卫好像比以前多了。

  她再三打量, 确定自己没看错。

  过了涵元门,就是涵元殿, 不过皇贵妃不住在这里,她住在涵元殿后面的藻韵楼。

  凤笙顺着廊庑往藻韵楼走,这时前方不远处迎面走来几个太监。

  她定睛一看,认出是乾清宫御前太监张来顺。这张来顺是太监总管福禄的干儿子,在御前侍候多年, 也算是建平帝较为信任的心腹之一。

  “王妃今儿怎么有空来?”张来顺笑盈盈的,像话家常似的与凤笙寒暄。

  凤笙有点摸不清这张来顺到底是来盘问她,还是只是路过这里与她寒暄两句,所幸她早已有了章程,便笑着道:“这不, 玹哥儿非要闹着找他大哥, 人是被十六皇子叫走了, 差人去了海晏堂,说人不在,他便说肯定是在皇祖母这儿,想着也有几日没来给母妃请安了, 便带了他同来。”

  “原来是找娘娘,娘娘不在藻韵楼呢,在待月轩陪陛下赏景。若是王妃不嫌弃,咱家给您带路可好?”

  凤笙笑着点头:“那就劳烦公公了。”

  待月轩在藻韵楼的东北处,再往北有奇石堆砌成假山,山上有一亭名曰镜光。镜光亭下往东的方向有一亭子建在南海之上,仅以五曲石桥通连瀛台,名曰牣鱼亭。

  顾名思义,此地锦鲤众多,乃是观赏鱼的好去处。

  皇贵妃此时就在牣鱼亭中,不过她没在牣鱼亭见凤笙,而是在那五曲石桥之上。刚好此处水中鱼儿甚多,张来顺拿着包鱼食领着玹哥儿去一旁喂鱼,皇贵妃则站在这里和凤笙说话。

  凤笙远远瞧着牣鱼亭前侍候的人众多,就知道肯定是建平帝在那。

  皇贵妃见她往那边看,笑了笑道:“陛下说陪我来赏鱼,赏到最后反倒他来垂钓的兴致。对了,听说你是来寻珒哥儿的,可是十六又把人给叫跑了?”

  “哪是来寻珒哥儿,不过是这小子太磨人,非闹着珒哥儿肯定在您这儿,我就陪他跑一趟,就当散散步,顺道也跟您请个安,”说着,凤笙往玹哥儿站的地方看了看,笑着道:“瞧他忘性多大,也是张公公会哄孩子,这不又忘了要寻哥哥的事。”

  “小孩子都这样,一不如意就闹腾,等被转移了注意又忘了心头想。我们玹哥儿也是许久没看到皇祖母了,想来看看皇祖母是不是?”一边说,皇贵妃一边就走了过去,逗着玹哥儿。

  玹哥儿点点头,说确实想皇祖母了,同时还不忘分神看水里的鱼,指挥张来顺赶紧往那边丢鱼食,好把他看见那条金黄色的锦鲤给吸引来。

  凤笙走过来,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汗:“好了,瞧你把张公公闹腾的,看鱼就看鱼,怎么还让人跑着扔鱼食。”

  张来顺抹着汗笑道:“小皇孙闹腾好,闹腾了身子才康健,瞧小皇孙这浑身是劲儿的样子,奴才看见就喜欢。”

  不光凤笙被他逗笑了,皇贵妃也被他逗笑了,说他嘴讨巧,几十年都没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