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_作者:假面的盛宴(370)

  胡家看似得了个世袭罔替的襄城侯,可这其中区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从这些年来胡家除了把持着三千营指挥使的位置,已经渐渐沦落成京中寻常的皇亲国戚无二,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还有惠王背后,除了站着一个陈家外,还有不少在京中盘根错节的勋贵与大臣们。如果她的猜测真没错,建平帝这是想干什么,给朝廷来个大清洗吗?

  这引起的动荡将会如何之大,凤笙不用细想,就感觉不寒而栗。

  那建平帝为何会这么做?

  一个隐隐的猜测在她心中浮现,她又看了皇贵妃一眼。

  皇贵妃似乎隐隐在担忧着什么,一直望着窗外,明明窗户已经被关住,什么也看不见。

  “娘,我觉得我们还是该想个法子,带着三个孩子先躲起来。”

  皇贵妃楞了一下,道:“可现在外面下着雨,天也黑了,外面侍卫那么多,敌我不分,若是碰到了侍卫被人误伤了?”

  皇贵妃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本来在这里待着还能暂时安全,若是出去碰见搜西苑的侍卫,被人当做可疑人一言不合就刀剑相向。这事可不是臆想出来的,宫里的侍卫对待不明身份的人都是当刺客对待。

  “那就再等等?”

  “再等等吧,别太担心。”

  凤笙觉得自己也该安安心,毕竟皇贵妃都给自己这么多暗示了。可这种时候,终究是心难安啊。

  *

  这注定是个难眠之夜,大抵整个内城就没人睡得着觉。

  毕竟外面的动静如此之大,可是惊醒了不少人。

  西长街和北长街上,被火把照射得宛如白昼。雨不知何时停了,更是掩不住对持双方彼此沉凝的脸色。

  西苑门的门楼上,惠王让重重侍卫护持着,和门楼下同样被重重兵卒护持的吴王对着话。

  这一幕乍一看去有些滑稽,可若是从安全上来讲,却是最妥当的做法。

  毕竟当下惠王谋逆乃板上钉钉之事,当然惠王本人是不会承认的,一直咬口说皇贵妃和魏王谋逆,不过这件事吴王心里清楚。

  如今就他和惠王二人占了先机,若是对方在暗处埋伏几个弓手,一箭射过来呜呼哀哉,还求什么大位,直接回去洗洗睡吧。所以明知道这样做显得自己太不英勇,太贪生怕死,两人也依旧如故。

  “既然大哥做不到坦诚相见,那就别怪弟弟不客气了。”吴王一身锃亮的盔甲,放出狠话。

  门楼上,惠王的身影看不分明,声音却传了下来。

  “若是强闯,吴王你可掂量清楚,这就是谋逆。”

  “我乃为父皇护驾,谋逆的是你。若是你问心无愧,为何不放诸位大人出来,为何又不放我等进去?”

  话说来说去,再度回到起点。

  吴王大概也意识到惠王在有意拖延时间,不想再废话了,手一挥,便命人强攻。

  三千营的将士们和禁卫军又是不同,若论甲胄和兵器的装备,自然是禁卫军精良,但禁卫军乃是近战,常备兵器都是刀,弓手自然也有,但数量极少,也不会出现在当下这种时候。

  而三千营乃步兵和骑兵组成,骑兵擅弓,步兵擅矛,他们甚至还配备了弩和盾,不过一个回合高下就立见分明。

  胡家人大抵早就清楚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强攻,所以特意准备了一批弓手,不过一番对天抛射,西苑门楼上的人便纷纷惨叫掉落下来。

  惠王躲得极为狼狈,甚至有些慌不择路,却还嘶吼着命人把门给守住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传来,同时还有闷闷的却震得大地为之颤抖的脚步声。

  似乎是许多人踏步而来,步伐一致,才会形成这种响动。若是有行伍出身的在此就能知晓,这是有大量步兵的军队到来了。

  还是马跑得最快,随着几声嘶鸣,一行人几匹马已经在人前停下。

  为首一人,高举着一封明黄色的圣旨,大声道:“陛下有令,惠王勾结兵部尚书蒋书杰,擅自封闭九门,吴王及三千营指挥使胡栋无诏擅自带兵进城,着令拿下一干人等,听候陛下发落。”

  这边话音还没落下,门楼上便传来一句不可能。

  吴王也是惊慌之际,看着舅舅胡栋,他正想分辨什么,这时行在后面的几名骑兵步上前来,为首的一人摘下披风上的兜帽,赫然露出一张英俊且棱角分明的脸庞。

  正是魏王。

  “你什么时候回京的?”惠王目眦欲裂,趴在门楼上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