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浔颇为嫌弃的看了这呆板影卫一眼,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先说道完女人的事儿,这才终于想起来了正经事:“林家那片墓的位置探出来了没有。”
影卫:“还在探,现下已经有眉目了。”
顾浔点了点头,吩咐道:“宋林两家派人多盯着点儿,他们同赵国来往的信件也都给我拦下来,等我回去再看。”
影卫领命:“是!”
顾浔摆了摆手:“下去罢。”
说罢,直接推开房门便向隔壁走去,捂着胸口,“气若游丝”的敲了敲门。
“阿蛮,咳咳咳,能不能麻烦你再给我上一下药。”
此战打了一个多月,从年前打到了年后,眼下已经是正月十五了,大梁的元宵节是除去春节以外最为红火热闹的了,顾浔心下思衬,这么个欢腾的好日子,定要领着阿蛮去沾沾喜气。
大梁民间有一传闻,说是正月十五正是年兽出没的时候,这年兽法力高强,还能吞噬人的坏气运。
所以正月十五大部分人家都不锁门窗,好让让年兽进门多吞噬一些新的一年不如意之事。
他本不是信奉神明的人,有句古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他本就自信猖狂,在他这里从来只相信这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那些雪夜里的厮杀,朝堂上的陷阱,都让他不信神佛,也信不得神佛,若是随便念两句磕两个头,就能躲过那些明枪暗箭,未免想的也太美了些。
这些都是他用命博回来的东西,所以他向来只信自己。
可见到阿蛮以后,他偏偏就突然信了这神明。
阿蛮担心的看着那刚上好药正在整理衣袍的男子,提议道:“可是你伤的这么严重,咱们要不还是不要出去了吧…”
“这点小伤无妨,今天是大梁的重要日子,外面的肯定极为热闹,我想带你去看看。”
顾浔抬眼认真的看向阿蛮。
他眉眼生的本就极为漂亮,仔细看着她的眼神又带着令人沉溺的温柔,仿佛是在冬日里还能层层叠叠绽放盛开的春花,这么冷的天气也能尽情绽放光华。
阿蛮莫名的脸上有些发热,就这么晕晕乎乎的被顾浔领上了街。
小镇的晚上可比白天热闹多了,阿蛮穿着顾浔新给她买的衣裙,身上还裹着顾浔死活让她穿上的狐裘,一路上拉着顾浔摸摸这个看看那个,高兴极了。
顾浔在后面默默将她多看了两眼的东西通通买下。
“瞧一瞧看了看嘞!答题赢花灯呦,瞧一瞧看一看嘞~”阿蛮被一叫喊声吸引了注意,下意识的抓紧顾浔的手挤进人群。
可能是天生少了花前月下的那根风流筋,顾浔平时连皇宫里举办的宴会都很少去,那些个搔首弄姿的舞女美人,叮叮咚咚的丝竹管弦乐他都没那个闲情逸致去欣赏,只觉吵闹。
更不要说这人挤人的场合。
但现在他只注意到了她下意识抓紧他的手,心下暗喜,任由她拉住他挤进这乌泱泱的人群。
“爷爷这个花灯要答对多少道题呀?”阿蛮指着最上面的莲花灯。
“丫头好眼光,一来就看上了我这老头子的灯王,此灯需答对十二道题。”
这小镇,属大梁国的边疆,偏僻也不富饶,百姓大多都只想着吃饱穿暖。每年能考出去得一功名的人是寥寥无几,所以这灯在这儿摆了两天也没人赢得。
“临洲…”阿蛮拽了拽他的袖子,她想要。
顾浔看着她这么依赖他的小模样可真是欢喜极了:“放心,我肯定给你得来。”
“这第一题,是对这千古绝对,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好词!这第二对是……”
“……”
这一来二去,你来我往,顾浔都不假思索,反应极快,渐渐的,围着他们的人越来越多,里面夹杂着一片叫好声,老百姓们都赞叹这小地方竟有如此出色的男子。
看不清面貌,可这浑身的气度肯定不是常人所有,顾浔在这天晚上算是出了名,过了半月都还有人津津乐道。
“公子好才情,这灯是公子的了,配佳人正好。”
老爷爷笑的慈祥,看了看俊挺男子旁边的娇俏女子,也是极为有眼色,没有直接将灯给她,而是先递给了顾浔。
阿蛮在旁边拍手,赞叹道:“临洲临洲,你好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