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异姓王福晋传_作者:小香竹(131)

  虽不明所以,颂颖还是果断的随她同行,一到内堂,看到宝芝的身影,颂颖顿生不祥预感,担心她这个表妹又会惹什么是非。

  眼瞧着慧瑶与宝芝皆立在那拉氏身侧,一脸看好戏的神色,舒颜便能大致猜到她们跟婆婆说了什么,果不其然,上座的婆婆冷脸横眉斜向她,质问她究竟是谁,“舒颜?抑或晴云?你究竟是何人,与锦湘如何相识!最好从实招来,否则家法伺候!”

  怎的时隔这么久,宝芝还在揪着假秀女的事不放?颂颖忧心舒颜的处境,想上前帮她说话,舒颜微摇首,示意颂颖稍安勿躁,她自有应对之策。

  晌午那会子慧瑶与她打招呼之际,舒颜已经能猜出她会如何,如今瑶林不在京城,没人护着她,一味怯懦畏惧并不能解决问题,且宝芝与慧瑶皆与她有冤仇,今日索性借着这个机会将这冤仇一并报了!

  早有准备的舒颜不慌不忙的向婆婆回话,“额娘容禀,儿媳闺名晴云,小名舒舒,那段时日与家人发生矛盾,这才任性的离家出走,锦湘正是我闺中好友,我才会到她家借宿。”

  “哦?”既有人提出质疑,那拉氏必须追根究底,“有何矛盾?”

  宝芝在旁哼笑,“闺阁千金本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居然擅自离家出走?说出来谁信?怕不是盗用了晴云的身份,代替她去选秀吧?”

  见不得她嚣张,舒颜反讽道: “这里是忠勇公府,额娘当家做主,额娘问什么我自当答复,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来审问我?”

  舒颜这么一说,反倒显得她很不懂事,为防那拉氏不悦,宝芝赶忙向其解释,故作委屈巴巴的模样,“伯母,我只是想帮您提出疑点而已,这个女人太狡猾,故意离间,居心叵测!”

  不管儿媳是何目的,宝芝的抢先发问确实令那拉氏有些看不过眼,但也不好给她摆脸子,强压下不满,委婉提醒,“事情没查清楚之前,她依旧是我富察家的儿媳妇,事关家族声誉,无需你来提点,我自会审问清楚,你且在旁听着便是。”

  感觉到那拉氏面色不愈,宝芝再不敢造次,闷闷低首称是之际,还恨瞥舒颜一眼。

  当那拉氏再次要求她讲明与家人有什么矛盾时,舒颜从容回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此事终究是儿媳的私事,儿媳愿说,却只愿说给您听。额娘听罢之后,再给儿媳定罪也不迟。”

  未免有什么秘密被外人听到有失富察府的颜面,那拉氏遂决定依她之言,让众人留在堂中,而她们婆媳二人则去往里屋。

  她倒要听听,这所谓的私事究竟是什么!

  为示诚意,进门后舒颜就往地上一跪,说自个儿未入宫选秀之前,去寺庙上香之际遭遇劫匪打劫,幸得一位公子所救,为保她不被人欺负,那位公子当晚与她共处一室,次日就有官兵到来,端了那窝劫匪,“我对那位公子心生感激,便无心参选,只求落选,奈何后来又被太后赐婚,偏偏我对那位公子念念不忘,不愿嫁人,这才与父母吵架,赌气出走。”

  “你居然心有所属?”儿媳虽是坦白交代,可那拉氏得知她对瑶林不专一,终归心里不舒坦,替儿子抱不平,“我儿待你情深义重,你竟然念着旁的男人?你对得起他吗?”

  就在那拉氏替儿子抱不平之际,话锋被舒颜陡然一转,“额娘息怒,请听儿媳说完,那时候我死活不愿嫁,在锦湘家中躲了许久,后来瑶林去找锦湘兄妹,我瞧着他很眼熟,始知当日那位救我的公子正是瑶林!恩人与我的未婚夫君是同一人,这大约就是天意吧!”

  仔细回想,那拉氏略有印象,“是了,瑶林曾与我说过他剿匪一事,原来你们一早就相识,这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

  “可不是嘛!儿媳当时也难以置信呢!”舒颜故意拣选着说,许多事都被她故意掩盖,譬如慧瑶伤她,福康安赶来相救一事,她并未与婆婆提起,虽说不是她的错,但若让婆婆晓得别的男人欺负她,怕会对她印象不好,是以她才避重就轻,简略带过。

  如她所愿,那拉氏信了她的说辞,只因福康安一早就当众唤过她舒舒,是以那拉氏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加之她的解释皆合情合理,那拉氏也就没再质疑,但还是不忘出声警示,以树家主之威信,“而今瑶林不在家,我无法与他对质,但也绝不允许外人看咱们家的笑话,今日之事作罢,你所言最好皆属实,待瑶林归来,我还是要询问的,一旦被我察觉出你撒谎,绝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