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乱臣_作者:若兰之华(194)

  夭夭一怔,回头,讶异的道:“他回来过?”

  海雪重重点头,笑盈盈道:“世子那个人,虽看着不易亲近,待郡主却是温柔体贴,百依百顺呢。”

  百依百顺?

  夭夭琢磨着这个词,在腹中翻滚了一夜的火气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转念一想,这家伙该不会真的因为自己那几句气话就在院子里呆了大半夜吧?

  想来想去也没什么结论,心头反而有些莫名的急躁,慌忙把这些念头都驱散了,问海雪:“这府里哪里有水井?”

  海雪怪怪的望着她,道:“离咱们最近的后花园就有一口,老夫人就是在那井边摔倒的。”

  用完早膳,夭夭就以消食为名强拽着海雪到那口井边转了一遭。

  除了井边长满青苔,格外容易摔倒之外,倒没什么稀奇之处。夭夭坐在井边发了会儿呆,想起昨夜梦中的景象,有些恍神。

  “菖兰。”

  一道轻舒缓的声音,仿佛从天外传来。

  夭夭怔怔然转过头,只见一道飘逸如雪的白色身影,正立在一株花木下,眉眼温柔的望着她。

  眼前人身形清瘦,挺拔如竹,仿佛随时可乘风而去的仙人。

  竟是许久未曾在她面前晃过的宋引。

  夭夭半晌才缓过神,蹙眉问:“你怎么在这里?”

  宋引笑容苦涩:“我陪母亲和小妹来探望老太君。”

  母亲?小妹?

  宵月长公主和琼华母女何时这么好心了?

  还有,宋引何时跟他嫡母关系这么好了?

  夭夭自觉和此人实在没什么好谈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大街上找个乞丐聊聊天来得舒心,便不冷不热的问:“你不是要去洛阳为文昌伯太夫人守孝么?”

  宋引笑容更苦了:“原本这两日就要出发了。但卫所昨日刚抓到一个重要的嫌犯,实在脱不开身。”

  “嫌犯?”

  夭夭心头突得一跳:“什么嫌犯?”

  宋引望着她的眼睛,道:“五年前,乱臣公输一族的漏网之鱼。事关重大,圣上命我与卫都督将人犯押至典狱司,严加看守。”

  第96章 疑云

  夭夭如坠冰窟, 连宋引是何时离去的都不知晓,只依稀记得他留了句话:今夜未时, 他会在太平观道舍内的那片竹林里等她。无论她到与不到,他都会等着。

  原来, 他早就窥破了她的身份。

  究竟是哪里露出了马脚呢?夭夭想了想,恍然发觉已经没有兴趣去追究。

  五年前,作为公输一族的最后一条漏网之鱼,尚是个骄矜天真的小女孩的她,一夜之间从云端坠入泥尘。昔日同门皆成陌路,她素来敬之爱之的师长也只是一脸悲悯的望着她,一匹马, 一袋干粮,一袋盘缠,放她逃生, 已是最大的慈悲。无人敢为她说半句话,无人敢私藏一个乱臣之女。

  那时, 邺都城上空密密麻麻都是尖锐鸣啸的鬼鸦, 祭台上每日都有新的冤魂洗刷昨日的鲜血, 面对夔龙卫布下的天罗地网,她根本无处可逃。夜里蜷在乞丐窝或大树梢里睡的时候,她几乎能清晰的感受到寒意和恐惧沿着骨头缝直往外冒。只有怀中偶尔泛着灵光的桃灵木, 还能让她维持着一丝微弱的求生意志。

  她想念阿爹,想念阿娘,想念二哥。她相信, 他们一定在蜀中等着她回家。蜀中是公输家的地盘,别说那个不讲道理的皇帝,就是天塌下来也有阿爹撑着。邺都太冰冷。她当初就不该来的。许多次快熬不过去的时候,她都靠着这个意念奇迹般支撑了下来。

  所以,当消失许久的宋引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毫无防备的选择了相信他,并为此付出了最惨烈的代价。

  如今,他凭什么这样毫无愧疚的站在她面前?又凭什么软硬兼施的逼她去赴约?

  说到底,不过是仗着他窥破了她这个“乱臣之女”的身份而已。和五年前一模一样的烂招数!

  夭夭冷笑,忽然生出一种“兜兜转转都逃不过命运捉弄”的宿命感。且今日要面临的抉择,比五年前更加残酷艰难。那时,她孑然一人,抽魂也好,剖丹也罢,不必考虑连累他人。现在却不能不顾忌穆玄和西平侯府这一大家子的安危。遑论孟老夫人还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

  “别给脸不要脸,松寿堂是什么地方,也是你这等贱民能进去的?私闯侯府内宅可是重罪,若非夫人心善,我现在就押你去见官!”

  前方忽传来一串响亮的叱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