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乱臣_作者:若兰之华(230)

  又沉眉望着旁边案上那碗已经凉透的汤药,道:“朕听太医说,你不肯配合人家问诊,也不肯喝药。怎么?这是跟谁置气呢?”

  穆玄垂下眸:“陛下日理万机,何必浪费时间理会一个囚犯的死活?”

  “囚犯?”

  惠明帝叹了声:“今日若不是朕把你带过来,你现在还在穆王府的地牢里当囚犯呢!”

  穆玄平静道:“不过换个地方坐牢而已,有何区别?陛下明察秋毫,体细入微,天下万事皆能了如指掌,却故意说是臣传信给陛下,不就是想断绝臣所有后路,让臣安心做这个阶下囚么?”

  他开口如此放肆无礼,惠明帝竟也不生气,反而笑道:“说来说去,还是在跟朕置气。”

  皇帝表现得越云淡风轻,不露端倪,穆玄便越觉心冷。

  “陛下深夜来此,定不是为了听臣说这些废话。臣谨听圣训。”

  穆玄垂眸盯着那片明黄枕面,恭敬而疏离的道。

  听他这么说,惠明帝脸上的笑意也慢慢收敛住了。

  “朕本打算等你伤好些再问。既然你愿意现在说,朕也不拖延了。阵眼的事,到底查的如何了?”

  惠明帝紧紧望着穆玄,目光比平日多了几分审视和锐利。

  穆玄迎视回去:“臣的确所获颇丰。”

  惠明帝目光一亮。

  穆玄:“臣知道此事干系重大,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臣的父王。臣只等着亲自向陛下禀报。”

  惠明帝目光更亮了。但很快,这亮中就露出了一点疑虑和困惑。

  “既然收获颇丰,为何之前不及时禀于朕知晓?”

  穆玄也紧紧的望着皇帝:“因为时机尚未成熟。”

  “时机?”

  惠明帝眼中立刻现出冷意:“这样重要的事,你跟朕谈时机!”

  穆玄沉默不语。

  惠明帝看着他:“好,你告诉朕,何时时机才成熟?今夜是不是好时机?”

  终于到了摊牌的这一刻!

  穆玄知道一旦走出这一步,便再也没有回头路,他即将面临的,也将是一场足以震荡整个大邺朝的狂风暴雨。而皇帝的那一点慈爱之心,在这样的狂风暴雨中,也会被摧折的一分不剩。

  “回答朕。”

  惠明帝目光更紧迫了。

  穆玄对皇帝对视了片刻,恭敬的道:“时机成熟与否,全赖陛下的一个决定。”

  到了这一刻,惠明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最初的震惊与失望之后,他胸口慢慢起伏了几下,目光沉痛与愤怒交织:“你敢威胁朕!”

  穆玄垂下眸子,依然恭敬道:“臣僭越!”

  “你何止僭越,你简直胆大包天!”

  毕竟多年坐在那个位置,即使是龙颜大怒,惠明帝声音依旧是低沉的。

  侍立在一旁的王福安却已吓得魂飞魄散,一叠声道:“圣上息怒,莫气坏了身子。”一面不停的给穆玄使眼色。可惜后者压根儿不接受他释放的信号。

  惠明帝慢慢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望着眼前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少年,沉声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穆玄抬起头,黑眸坚定的望着皇帝:“当年鬼族大肆入侵,人界生灵涂炭,几遭灭种,是公输一族的先祖挺身而出,以一身血肉精魄为祭,布下灵阵,挽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可怜其英灵犹在,其后人却蒙冤含屈,一门英烈被冠以乱臣之名,惨死于炼狱之中,魂飞魄散,尸骨不存,受尽唾骂屈辱。”

  王福安听得心惊肉跳,手脚发软,面色惨白,也顾不得礼仪,急声阻止:“世子!”

  “你让他说!”

  惠明帝气得浑身颤抖,咬牙道:“朕倒要看看,他到底要怎么威胁朕!”

  穆玄一字字清晰的道:“现在陛下既然要重新启用大地之眼,对抗鬼族,理应先重审当年公输一族的冤案,驱除邪佞,重振朝纲,以告慰公输一族先祖的在天之灵!”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豪之家,三代而衰。先祖高风亮节,舍生就义,其后人就不会数典忘祖,做出祸国殃民之事么?当年逆案铁证如山,你空口无凭就要朕推翻重审,置国法律令于何地?”

  “所谓铁证如山,不过是一些莫须有的谣传和一封疑点重重的书信。若此案真无隐情,当年直接辖管蜀中军事的剑南道节度使崔道远怎会在公输灭族后无故暴毙,连那名假扮令史去公输府传令出兵镇邪的证人也从人间蒸发,销匿无踪。若论国法,朝中一品大员涉嫌谋逆,理应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取证定案,而不是由夔龙卫越权行事,在不经三司审讯的情况下直接以谋逆罪将那些手无寸铁的公输族老弱妇孺就地处决。如今卫英涉嫌勾结鬼族、畏罪自裁,岂不更印证当年逆案别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