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_作者:三春景(10)

  新世界报业发展的很好,所以才形成了雕版与活字并行的印刷术场面。

  两者相加,再加上造纸术等技术,使得印刷成本下降的厉害,即使是升斗小民也能买的起印刷品。印刷品就是小说的承载物,小说业的繁荣也是以此为基石的!

  最后就是金钱了,之前一些原因只说到了商人能赚到钱,可是商人能赚到钱并不是全部,一样重要的是小说作者也能赚到钱。

  这样说起来或许很庸俗,但现实是不为钱工作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想做一份能赚钱的工作。

  在新世界中小说业是在大约四十年前开始出现大发展的迹象,也就是那时候报业开始脱离邸报这种原始的模本,出现连翘记忆中和现代报刊很像的成品。

  第一位赚大钱的作者蓬莱居士也是当时出现,他的一本《唐门虎子》,讲的是某朝末年著名将门扶大厦之将倾,外击胡虏的故事。基本格调类似于《杨家将》,出版之后大受欢迎,大江南北广为传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蓬莱居士是第一位将报酬和印刷量挂钩并且因此大赚的作者,虽然盗版使他损失了不少钱,可一本《唐门虎子》还是让他一口气赚了五千两银子,后面陆陆续续再版,前前后后快一万两。

  后来这个数目被不断刷新,可是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的事情。也就是从蓬莱居士起,所有人才知道写这些很多人看不起的小说竟然能这么赚钱,这直接使很多穷文人投身于此。

  中间四十年,出过不少好书,也出过不少好作者。最近风头正盛的是北边的洛北公子宋志平与南边的草堂老翁丁一新,号称北宋南丁,一时瑜亮。而在这之下还有十几位小说界的‘红人’,套用连翘原来世界的话,那就是大神。

  而他们一发书基本上就是大新闻。

  至于大神底下的小神、粉红、小透明,乃至于人数最多的扑街,自然一层层下来,像金字塔一样分布。

  洛北公子宋志平是靠着他的《玉堂春》封神的,老实来说这本书并没有比他以前的书要厉害那么多。这本书大概是讲了白玉梅、丁月棠、刘春红三位美人的悲喜故事,多多少少带点艳.情。不过大师手笔,艳而不俗很有风味,原身也有一套,连翘都看入迷了。

  之所以封神,还是因为这本书赚大钱了。当时出版的时候洛北公子是自费出版的,只让书商做了个打下手的活计——书商在面对小作者的时候非常强势,不提版税,好多都是买断的。但是面对宋志平这种大作者,他们的底气就没有那么足了,保底和分成都抬的很高。如果不愿意,这些大作者就可以跑到同行对头那里合作……

  不过像宋志平这种自费出版的之前没有,主要是没有这个思路,怕得罪整个书商团体,也是自己出钱怕反响不好要承担亏损。

  不知道宋志平怎么运作的,书商竟然没有进行集体性打压!

  《玉堂春》每套六册,大概卖了六十多万套——这并不是吹牛,这个世界不同于连翘本身所在世界的古代,人口和经济文化上面的因素叠加,确实可以卖到这么多。实际上这是‘正版’的销售数量,盗版的根本算不过来。

  这个印刷量在洛北公子宋志平的手下并不算高,可是赚的钱非常多。有人估计有五六万两银子的净利润,也有人估计可以达到十来万两。然而无论高或者低,都是一个前无来者,后面也很难有人追得上的数字了。

  抛开别的影响不提,这件发生在三年前的事情确实激励了一大批人投身小说这个事业——就算工商业发展、海贸盛行之后钱越来越不值钱了,这也是一大笔财富!谁都不可以忽视的财富!

  …………

  “呼——”连翘吐出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进一步确定自己确实要在这个时代写小说,而不是应付表姐而已——本身自己就很喜欢这一行,何况这个行业确实很光明!

  “不过写什么好呢?”她喃喃自语。

  相比古人而言,连翘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她看过太多种类的小说了,再加上那些被证明刺激有效的套路、锻炼出来的行文节奏。只要选材合适,她基本上就能脱颖而出——这并不是她个人的胜利,只能说时代在进步。

  第5章

  写什么好,这是一个大问题。‘有趣的作品受人喜欢’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也得承认好的作品被埋没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就连愚蠢的清末拥趸也会叫嚣‘我大清自有国情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适当的题材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