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忙拱手道:“伯父此言甚是,大男儿自当护妻佑子,侄儿不敢偏心,正该就事论事。”
邢霜接着又道:“我虽没读过什么书,可也知道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是你伯父心思从来不在读书上头,又一天浑起来让人头疼。你既是探花,又在翰林院当差,想必比我们更清楚这国法。
“我且问问你,小叔要杀嫂子,是什么罪?”
贾珠出了一身冷汗,却因自身正直不阿,老实回道:“此举,为恶逆之罪。凡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及杀害伯叔父母、姑母、哥哥、姐姐、外祖父母、夫及夫家祖父母或父母之举,罪犯不分首从皆以处斩。”
邢霜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但他未杀死我,又当作何处置?”
贾珠苦恼道:“若是未遂,皆降一等处罚。”
邢霜扭头看向贾亮,啐道:“听听人家说的,你就一问三不知,还要意思朝廷命官呢。”
贾亮一梗脖子:“父亲已死,我便是一家之主。长兄为父,我处置他又有何不可?”
邢霜摇头道:“你还是别说话了,我头疼。”
贾亮哼了一声,一甩袖子走到一边。邢霜又小声对贾珠道:“这降一等处罚,只怕你父亲也受不了那刑罚,我只问你,可还有更轻一些的罪名。”
贾珠听了大喜,虽他本人正直,也知道父亲今日之事太过荒唐,便是受罚也是自作自受。可伯母能这么为人着想,实在是菩萨心肠,令他感动不已。
“伯母容禀,这除了恶逆之罪,还有不睦罪。虽这罪也是处以死罪,可好歹父亲没有碰到伯母,应能降上两等。”
邢霜问道:“这降一等和降两等有何区别。”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能手软
邢氏是没读过什么书的,不了解刑罚也不奇怪,是以邢霜问的这么仔细,贾珠也没有一丝怀疑,马上给她解惑。
原来,这刑罚分了五等,分别乃笞、杖、徙、流、死。
最高等的刑罚,便是死刑,降一等是流,降二等便是徙了。
这徙的意思,就是强制罪犯迁徙至离原籍以千里外安置,且终生不得回原籍。不必服役,但要受到监管,可自行生活,仍和正常人一样。
这样的刑罚,在现代人耳里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罚了跟没罚一样,到哪儿不是过啊?
可在古代,这样的刑罚被定为三等,不是没有理由的。
首先,古人最注重的便是这原籍所在,就是死了也要讲究个落叶归根。迁徙出原籍,并且终生不能回原籍,对他们来说,活着跟死了也没区别。
其次,这时候的城市并没有那么多,那么繁华,城市建设也没有现代那么丰富。原籍以千里外的地方,是穷乡僻壤还是荒蛮之地都很难说。
若是在现代,只要有钱,就是农村也过的下去。可在古代,没有城市建设的地方,就跟野外求生似的,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生活用品,对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来说,才是最大的折磨。
邢霜听完解释,却轻轻叹了口气。
贾珠见她脸上露出不忍神色,心里很是内疚。
自己的父亲拿着宝剑要杀伯母,这件事别说在大将军府,就是在平民百姓家,也是匪夷所思的事儿。没读过书的人,尚且知道不可忤逆兄嫂,自己的父亲还自称饱读诗书,竟还做出这种事来,实在令人抬不起头来。
“伯母……”贾珠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邢霜抬起手来打断了他的话。
“此时不必再提了,若真的公布于众,你父亲必逃不了受罚。可这无论流放还是迁徙,都会要了他的命。”邢霜说着话时,声音飘飘忽忽,看来打击不小。
贾珠一行清泪留了下来,掀起袍子就地一跪,对着邢霜哽咽道:“多谢伯母大恩。”
贾亮在一旁顿时急了,冲邢霜叫道:“你怕是疯了吧!”
邢霜扭过头去,冲丈夫眨了眨眼睛,一开口,声音依旧忧郁:“老爷不必再说,我总不能为我一个,害二叔迁徙他乡。”
贾亮怔了怔,有点不明白妻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按捺下疑惑,扭头冲下人道:“把老二押去祠堂,在祖宗跟前思过!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他出去,谁也不许进去看他。若有违此令,一律打死!”
底下人的皆是一惊,但也心里早有准备。
上一回赵姨娘只是骂了太太,二老爷就被大老爷关去祠堂跪了一晚上。这回二老爷都想杀太太了,大老爷会饶过他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