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尴尬夫妻_作者:林月初(813)

2019-05-18 林月初 种田文

  “母亲这么说来,难不成,以后我还要译别的书?”迎春犹豫着道:“我确实爱做这事儿,但还没想过要以此为业,这……这当真能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邢霜笑着道:“有何不可?你当你们英吉利那些图书馆里的书,都是全英吉利人写的不成?不也是大量都由古罗马文翻译过去的?

  “不过你们那里的书,不做商业之用途,只给学者借阅。咱们这么做,也是文化交流,但又不是皇室授予的权利,总不能咱们自家花钱,白做这文化交流的事情吧?

  “再说你译书出来,咱们卖了出去,也给那些作者一份收入不是?只是还得麻烦本杰明多跑几趟,与那些作者谈好了,再替他们将这些书引入。不然你白译出来了,日后还要被人骂一句文化强盗,岂不是出力不讨好。”

  迎春素来不懂这商业上的事情,但也知道不少作者靠的就是卖书的收入。若是自己真的把别人的书译出来了又不给版权费,那真成了文化强盗了。

  “行,那我听母亲的,只是这译名,还需得让我想想。”

  几日之后,迎春倒是想好了译名,邢霜还真好奇,迎春起的译名,会不会中了红楼梦中海棠诗社里的笔名,谁知竟完全不同。

  迎春选的译名竟叫“东来客”。

  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魔了

  对于女儿这个笔名,邢霜还曾疑惑过,她问女儿:“你住的院子,不是叫紫菱洲,我原以为你会叫紫菱或是菱洲。怎会想到这么个名字出来,又有何意?”

  迎春笑着解释给母亲听:“无论紫菱还是菱洲,都过于女儿家了一些,当做译名倒稍显气势不足,未免让人小瞧。

  “而我本东方人,又去往西方求学,以东来客自居,才最是恰当。且这样的译名男女莫辨,便是日日被人提起,也想不出是我一个女流之辈所出。

  “虽我可学历代才女之风,大大方方亮出自个的讳号,但父亲当朝为官,母亲又要承受多方的压力,倒不如掩人耳目一些,还可省去不少麻烦。”

  邢霜对女儿这般的贴心,实在很是感动,就连王熙凤事后听说这事儿,都忍不住夸迎春,说她:“万事皆细,人情道理没有不通达的。”

  于是接下来,邢霜便真用东来客这个译名,重新去订制排版封面,又正式印刷出版了一批书来。

  首一批书只印了一百本,皆放在广州的“寿元书局”里卖。

  只是半个月过去了,这一百本书,只卖出去了两三本而已。

  这一日贾瑨在家无事可做,闲逛到紫菱洲去,正遇上王熙凤再此安慰郁郁寡欢的迎春,他一问这才得知,姐姐的译书销量不佳,正犯愁着。

  贾瑨听了这事儿,反倒发笑起来。迎春看着弟弟,也不好意思恼他,只愤愤道:“白疼你了。”

  贾瑨听了,越发笑的大声了,笑完了又道:“姐姐说这话,可是冤枉我了。我只笑姐姐不懂这生意的道理,还在妄自菲薄,以为是自己出了问题。”

  迎春怔了怔道:“这又干生意什么事儿,书若写得好,自有人要买来看,不好看就没人买。”

  贾瑨摇了摇头反问她:“那敢问姐姐,若是今儿我给你个没见过的果子,对你说这是人间美味,让你吃,你是吃还是不吃?”

  迎春想了想道:“既然是你给的,自然要尝一尝。”

  贾瑨又问:“那若是你在路边见到这样的果子,商家夸得天花乱坠,说这果子味美无比,你会毫不犹豫就买吗?”

  “这……”迎春一时没了言语。

  王熙凤适时笑道:“我方才不也是这么说的,偏说的没弟弟这般浅显,倒是弟弟这么一说,就是个孩子也听懂了。

  “凡事个称得上货物的东西,都得有个推广的过程。不是商家推荐什么,民众就一拥而上哄抢一空的。

  “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也得费劲了勇气才敢下口?再说母亲先前送了这么多本书出去,这会儿也得容人家有个阅读的时间,把那送出去的样书读完了,才知道这书好不好不是?

  “你只管安心等着,待那些样书被人传诵开了,自然会有人要去买的。”

  迎春被嫂子和弟弟轮番劝说,倒是冷静了不少。

  接着贾瑨又问迎春:“姐姐难道翻译伊始就是为了卖书赚钱?”

  迎春正色道:“自然不是,我想着这西方也有许多良著,只是不为我们东方所知。这些书里,转达的内容,才是我想让众人知道的东西。我只是想让东方人,也多了解了解西方的文化,倒不是为了赚这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