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尴尬夫妻_作者:林月初(834)

2019-05-18 林月初 种田文

  安顿好一切之后,县令这才起身告辞,走后贾瑨问母亲:“这人什么来历,母亲弄清楚了没?”

  邢霜摇头道:“说不准,他醒了你去打听打听,他会不会说谎,你一看就知道了。”

  有儿子在这儿,邢霜倒不是很担心这人会掩饰身份。他若是个好人家的孩子,看到自己身份尊贵,会立刻报出身份,求自己为其寻家。

  他若是有心隐瞒,其中就必定有诈。

  到了傍晚,三个姑娘才携手回来,回来时身后的丫鬟又是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一看就是渔民们送的。

  邢霜一看,见那里头还有新鲜的黄花鱼,忍不住笑道:“咱们来玩一趟,倒把那些人累得够呛。平日里打这鱼要远航,可没有那么快回来。他们怕是为了让你们尝个鲜,只打够咱们吃的就提前返航了,这出一趟海可要亏不少。”

  袭人笑着道:“太太说的居然跟我们姑娘说的一样,才那村长来送鱼,我们姑娘见了只说要赏他,他不肯拿,姑娘便说他定是亏着本来回捕鱼,一定要他多拿些赏钱回去。”

  黛玉听了浅浅一笑,解释道:“利物浦那有个码头,我爱吃鱼,得了闲都会去看看,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家报信

  探春和迎春对鱼倒没有特别的喜好,只黛玉平日最爱吃鱼,特别是吃过海鱼之后,更是钟爱海鱼多些。

  得知黛玉如此体贴,邢霜很是欣慰。要知道,书里的林黛玉,还曾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虽是玩笑,可也能见她平日对庄稼人尊重不够。

  自从刘姥姥跟贾府联系上,邢霜又以身作则,对刘姥姥十分尊重,如今看到有了成效,令黛玉能对民生有所了解,不再像以往那般“不食人间烟火”,倒是令邢霜更加放心了。

  探春怕母亲说她们没有作为,忙抢着道:“我也给了赏钱,就不知这边鱼价如何,给的够不够。林姐姐是按着英吉利那边的鱼价给的,咱们改日还是去打听打听的好。”

  邢霜笑道:“应差不了多少,左不过几十个铜子的差价。英吉利那边的鱼应该要贱一些,这也不打紧。待我们走时,再一起打赏就是。”

  姑娘们应了下来,又欢天喜地的看着今日送来的鲜鱼,讨论着要吃什么。

  待进了屋子,迎春还意犹未尽的道:“可惜没有墨鱼,新鲜的墨鱼切成细条,再佐以葱蒜,炒出来最是美味。往年在京城,咱们只能吃到干的墨鱼。去了英吉利,我才知道这新鲜的墨鱼如此鲜美。咱们这里是船不行,还是渔具不行,为何就没见过有新鲜墨鱼?”

  邢霜也不知这打渔的细节,便道:“既你喜欢,明儿咱们亲自去瞧瞧那渔船和渔具。若真的不好,叫人给他们打些新的,教给他们用了就是。你想吃什么只管开口,这里靠着海,还怕弄不到吗?”

  几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厨房将今日的饭菜做得送了上来,邢霜又吩咐不要忘了留下来的两个衙役,又派人去叫王熙凤和贾瑨过来吃饭。

  吃完了饭,众人坐在屋里喝茶,正说到迎春的海岸不是白沙沙滩,不方便住人时,隔壁的厢房传来了动静。不一会儿金钏打帘子进来,对邢霜道:“太太,今日救起的哥儿醒了。”

  邢霜起身道:“瑨儿同我去看看,你们几个先回去休息吧。”

  王熙凤带着妹妹们起身应下,目送着太太出了门,凤姐儿这才回头道:“你们也玩了一天了,赶紧先回屋梳洗,我这儿叫人备了荔枝,放在井水里沤着,正凉爽着,待你们洗漱完了,咱们去院子里边纳凉边吃。”

  迎春探春皆应了一声,唯有黛玉低着头没有说话。凤姐儿见状,安慰她道:“别担心,有太太和三弟在,那人不会有事儿。且我已叫人打听去了,不日就会有回音了。”

  黛玉点了点头,随着探春迎春出了屋子,看了看厢房的方向,转身跟着姊妹们离开。

  邢霜这边进了厢房,见那孩子喘着粗气靠坐在床边,忙问:“还未大好,怎地起来了?”

  金钏苦恼道:“说了百遍他都不听,只是犟。奴婢怎么劝他,他都只念叨规矩二字。”

  邢霜一听便知道这孩子家教极好,笑着对那孩子道:“你可能说话?若是身子还没力气,就别勉强。”

  那孩子挤出个笑容来,冲邢霜点了点头,只是一开口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来,原来是嗓子倒了。

  这种情况也是正常,长时间跑在海水里,身子脱水,嗓子自然也就倒了。如今虽补了水,可还未正常进食,完全靠着这孩子的毅力撑了起来,能正常讲话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