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五嫂子当真进去了一趟,说是给老太太和二太太请安,只不过是去说林家的事情。
当听到五嫂子说请老太太过林家那边的宴席,贾母还很是惊讶了一下,但马上便笑的一脸慈祥的道:“当真要我过去?那我可就真过去了?”
王氏听了笑而不语,只拿眼瞅五嫂子,见她当真一脸坦然,心下也是佩服。
“瞧老祖宗说的,这话还能假了不成?”五嫂子笑着道:“林家也是府里的老人了,又是老祖宗跟前的红人,若是他家都没这脸面,那谁还要得起这样的脸面?
“再说了,小红已经放了出去,如今是个自由人的身份,她又是大奶奶身边的红人,老祖宗不替她撑腰,让人小瞧了她去,她日后还怎么活?
“芸儿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我这人也不懂什么身份面子的,只知道这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就好,别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搞得一家子不愉快,那才真的划不着。”
王氏听到这里,这才开口笑道:“不愧是嫂子身边的人,连说话做事都跟她一模一样。想必这不争不抢,也是跟她学来的。
“老祖宗就依了她吧,再说那林之孝还伺候过老太爷,不看僧面看佛面,让他风风光光嫁个女儿,权当老太爷给他的赏赐了。”
贾母乐了:“你又知道我不去?早先宝玉就来提过这事儿,我不过怕你侄儿媳妇这边不肯,才没答应下来。如今她自个都进来说了,我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说到这里,贾母扭头对五嫂子说:“罢了,你先去吧,到那日自有分晓,你只管放心。”
五嫂子千谢万谢退了下去,王氏等她走了问贾母:“您老莫不是两边都要跑一趟?”
贾母乐道:“又有什么不妥?难不成如今我老婆子迈两步路,都得你来同意了?”
王氏叹了口气道:“老太太也忒为难媳妇了点儿,前儿太医可叮嘱过了,叫老太太不可太过劳累。若是去了林家,少不得要奉你为上座,又是敬茶又是敬酒的,折腾一番下来,还往芸儿那儿跑,您怎么受得了?”
贾母笑了笑道:“她去了广州那么多年,也没忘家里。如今她送芸儿回来,你当真是为了那点子货不成?许是知道了宝玉的事,特地派个人回来开导来的。
“不然人家在广州宅子也买了,新房也布置了,甚至嫁妆都备好了,何苦这么兴师动众的,带着大箱小箱的往回折腾?”
王氏闻言,心里一动,鼻子不知怎么就酸了起来。
“她也是的,既然担心,为何自己不回来看看。”
贾母听见这话,笑出了声:“怎么?惦记她了?既然惦记,为何不是你去看她,要等她来看你?”
第七百一十章 两全其美
王氏对邢霜的依赖,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邢霜走之后,大大的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邢霜刚走那几个月,王氏甚至还会经常忘记嫂子已经不在家里,动不动就让人送东西去清远居。
每次丫鬟提醒她,大太太已经不在了,王氏尝尝会一阵唏嘘,坐在那里发呆许久。
几年下来,她倒是渐渐把这种习惯给淡忘了不少。可每次有人提起嫂子,王氏依旧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恨不得现在就能见上嫂子一面。
贾母只是玩笑,说了句“你怎么不去见她”,可看到儿媳妇面上认真了,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笑道:“老大那边也不知要连任多久,兴许再过一年就能回京叙职了。”
王氏把心思压了下去,勉强的笑了笑道:“大伯在两广可是极有口碑呢,听闻两广一带连往年的灾民叛乱都没出现过,可见他极受民众爱戴。珠儿也没提过什么不好的消息,想必陛下对大伯也是极为满意的。”
贾母心中叹道,自个这个大儿子,要真的发起狠来,那是连自己都不怕的人,以他这个性子,能在朝中立得这么稳,也是件奇闻了。
婆媳俩不愿再提广州的事,话锋一转到贾芸身上,不免就提到了宝玉的事情。
“他这些天可是精神多了,每日不到辰时就起了,忙里忙外的,除了晨昏定省皆见不着他人。我倒是宁可他多在外头跑跑,总好过缩在家里虚度时间。”
王氏提到儿子,也是感慨无比:“只是他国学突然不去了,这事儿倒不好办。原因为陈家的闺女病逝的事情,闹得外头沸沸扬扬,国学里头有几个老学究,对他也是冷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