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见了两人,果然欢喜,拉着两人问东问西的,说个不停。
邢霜见她精神不错,便对她道:“你既是姐姐,可得带着妹妹们一道才是。平日里去你大姐姐那里,也带着她们一块,莫天天闷在家里,怪没意思的。”
李老太太本想说些什么,可看贾母和邢老娘都没吱声,只笑眯眯的看着底下,她便也很聪明的没有开口。
只是待晚上安顿下来,李老太太问那李纨:“怎地府上三姑娘还日日往外跑不成?”
李纨笑道:“您老想多了不是?那能是往外跑么?那是正经的去自个姐姐家,再说这姑娘家,也不是非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吧?就是太后年轻时还常出去骑马呢,您老且放心,家里这么多长辈看着,出不了错。”
李老太太虽家教严,可对贾府始终有所畏惧,不敢多言。只是在李玟李琦跟前,依旧耳提面命,不许两个姑娘跟着探春出去玩耍。
探春来叫了两回,便碰了两回壁,一来二去,她也明白,人家是不肯去了。
于是她也不去自讨没趣,再去元春那里,也不叫上两人了。
邢霜这边觉得奇怪,几回女儿出去,在家里都能见着那对姊妹,心道难不成女儿没叫人家,再一问这才知道,人家竟不同意。
邢霜一时也觉得好笑,心知这时代的女人讲究规矩,她的女儿确实在外人眼里看上去“疯”了一些。
可真正的大家闺秀,也不是全然窝在家里绝不出门的。这正常的交际往来,都相当重要的,更何况到了年纪,女儿锁在家里,有谁知道你家女儿长得啥样,性格如何呢?
探春虽不是为了给人相看外出交际,可也是坦坦荡荡,只去元春家或是跟着元春出行,不会私自乱跑。
那些觉得自家闺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好姑娘的,只怕都是脑子有病。
就是元春婚前,也跟着邢霜经常外出,去各家做客呢。
不过既然李老太太并不喜欢这样的交际,那就随了她去好了。虽然知道这两个姑娘最后其实都没有太好的下场,邢霜也懒得再多管闲事。她自己家里这么些人需要她担心的呢,担心人家家的姑娘做啥?
连薛宝钗去了英吉利后她都甩手不管了,她还犯得着凑上前去,插手李家的事么?
想到这里,邢霜倒也抛开了,对李玟李琦的兴趣也淡了不少,每日只陪着贾母邢老太逛园子打牌九,一天天过的也是开心。
到了三月,贾芸成婚后已打点完所有的事情,进来问过邢霜一回后,干脆出去把这边的家当该当的当,该卖的卖了。
小红自嫁了人,就一心住在贾芸家里,侍奉婆婆和丈夫。这会儿听说要回广州了,心里激动的不行,忙里忙外的备了好些东西,准备带走。
这一日夫妻两个正清点着行李,屋外突然有人喊芸二爷,贾芸出去一看,见是李明全家的,忙问:“你怎么来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七斤重
这李明泉家的也是当年跟着去广州的女管事之一,他们夫妻二人都是跟随大房的,武陵夫妇俩分别担了广州贾家的大管家和女大管家。而这李明全家的,则管的是太太奶奶们出行事宜。
如今李明全家的突然跑到京城来了,想必是有大事要她亲自跑腿送信,否则不会派她出行。
贾芸忙问:“怎么是婶子亲自来了?莫不是来给太太送信的?”
李明全家的陪着笑道:“大姑奶奶生了,本不该奴才来送信,不过大奶奶想着还有事托付二爷,怕别人说不清楚。
“原京城有两笔单子,皆是五百套的制服,大奶奶说这些日子家中事务繁忙,无法定期交货。请二爷多跑两回,好歹把货期延后几个月。”
贾芸听了问:“要拖多久才行?”
李明全家的又道:“奶奶说了,至少再拖三个月才好。原是一家六月就要交货,一家八月底交货的。还请二爷下点功夫,若是受了委屈,奶奶回去定好好补偿二爷。”
小红正打屋里出来,听见这话笑道:“婶子这是说笑了,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做买卖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原来她在屋里已经听到了外头的事情,想着丈夫和她早就把一切都收拾好了,万一这下又不能马上动身,丈夫心里存了怨气可不好,便出来说道两句。
贾芸倒没觉得不妥,既然帮人家担了差事,再担两件也不是不可。再说这本就是自家婶婶交不出货要拖延货期,人家就算真的埋怨两句,也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