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尴尬夫妻_作者:林月初(975)

2019-05-18 林月初 种田文

  迎春一怔,赶紧冷静了下来,坐下之后平复了下心情,这才又问:“什么时候不见的?”

  邢霜反问:“谁告诉你的?”

  迎春扯了扯嘴角:“本找二哥要画,在屋外听到的。”

  邢霜扶额:“我们不想声张,就怕外头知道了会乱。这么大的事,若被民众知晓,还不知要传成什么样子呢。”

  迎春又急了:“那找了吗?”

  邢霜瞪着她道:“能没找吗?只是找不着罢了,你也别将这事乱传,回去吩咐本,我不想在外头听到有关你父亲失踪的一个字。”

  迎春咬了咬下唇,无奈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结果还没出门呢,宝玉也找来了,又是一张口问伯父哪儿去了。

  邢霜迎头望天大叫了一句:“你们这消息倒是传得快啊!”

  宝玉尴尬了几秒,忙上前劝道:“我知道这事儿不该乱打听,可好几日未见到伯父了,这才多问了二哥几句。伯母放心,这话烂在我肚子里头,绝不会传出去。

  “只是如今找人怕是不好找,整个总督府的下人,大多都出去过。若是此时派人出去明目张胆的找,只怕会让人发现。我的人才来不久,不如我叫他们出去打听打听,您看如何?”

  邢霜虽不需要他帮忙找人,只是此时不答应他,又怕漏了馅,便只叫他不要派多了,每次两人结伴,也不要打听,只看看有没有他伯父的身影便好。

  贾宝玉虽不解为何要这么做,但还是依言吩咐了下去。

  现如今全家上下都知道贾亮不见了,唯有探春那里,大家都还瞒得好好地。

  又过了三天,到了夏至这日,周广胜正在衙门为贾瑨找地,突然外头连滚带爬的跑进来一个衙役,慌慌张张的叫着:“大人不好了!”

  周广胜头也不抬,慢条斯理的说:“大人我好着呢。”

  那衙役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道:“大人!匪患!匪患!”

  周广胜倒吸了一口冷气,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什么匪患?!”

  衙役咽了口口水:“不,不是匪患,是民乱!”

  周广胜心更凉了,匪患就罢了,民乱这罪,他的位置可就保不住了呀!

  为何这么说?

  有句话叫“官逼民反”,若不是上头苛政,民众也不会闲的没事造反。所以无论民反结果是镇压了还是没镇压,当地的父母官都是第一个推出来问责的。

  第七百三十八章 无人配合

  两广一带其实一直都有民乱,瑶民和僮民的酿乱可以说是两广地区最头痛的问题。

  没办法,这里穷。穷到什么地步,就连广州周边的县区民众,都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而瑶民和僮民是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里,更加的贫困。

  贫穷是动乱的唯一条件。

  没有哪个人活的好好的,想起来造反的。至少在华夏的历史上,很少。大部分的民乱都是因为穷的没有活路可走了,他们不得不奋起反抗。

  然而这种情况,在贾亮上任之后,就再没有发生过了。

  倒不是贾亮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而是大家都看到了总督大人的努力,他在短短的大半年时间,就解决了困扰两广地区多年的水患问题。更是在这之后,大力剿匪,抓捕了一直在海上横行霸道多年的海盗。

  更重要的是,他上任才一年,就开始整治贪官,虽然还没有出现实际效果。可他对外宣扬手里有一份贪官的名单,这也是传扬的人人皆知的事情。

  百姓或许过的很苦,但是他们不是不能熬。他们只怕过的苦还没有希望,怕的是这天一直黑着,怕的是没人带着他们走向光明。

  而贾亮就是他们看到的光明,所以就算还穷着,还苦着。两广的百姓们都知道,贾总督是个好官,他是能给大家带来希望的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报上民乱来,这令周广胜有些措手不及。

  他甚至有些懵了。

  他不怕民乱,两广驻军不是摆着看的,且如今驻军也对总督大人心悦诚服,只要总督大人一声令下,再大的民乱也能按下。

  可是,为什么会有民乱?明明贾总督是个为民的好官,明明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为什么?

  周广胜还在发懵,来报信的衙役苦苦的叫了声:“大人!”

  周广胜这才清醒过来,忙问来人:“是哪里的民乱?”

  衙役的表情有些古怪:“是……是咱们这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