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臣弟的分内之事。”阿九道。
“朕听说这案子完成得这般顺利是你那个王妃的功劳?”燕皇问:“她不是在南岳,怎么就到北地去了?”
“也是因缘巧合,周氏从南岳西北过的北地和臣弟汇合,功劳称不上,都是皇兄福泽深厚。”阿九道。
燕皇眸子一眯,靠在龙椅上,道:“哦,你当真是觉得朕福泽深厚?”
阿九看向他。
两人对视着,视线在半空对上,仿佛有火花碰撞。
“罢了,宣武候私藏铁矿和打造兵器,这是叛国死罪,能把这老狐狸拉下来,确是大功一件,朕会按功论赏。”
“谢皇兄。”阿九道:“臣弟不求别的赏,周氏与臣弟虽已拜堂,但在北燕尚未正名,臣弟斗胆为周氏请封。”
“你倒是半点都不愿意委屈了你媳妇。”燕皇哼笑,也不知想到什么,笑容微敛,道:“此事朕心中有数,你去给母后请安吧,你离京多日,她亦挂念你多时。”
阿九心中一跳,脸上却没有半点表情,恭敬的行礼退下。
第1776章 为她换个正名
燕皇看着阿九走出大殿的背影,良久才开口:“倒看不出来,阿九是个情痴。”
得了那么大的功劳,就想着给自己的妻子请封,而在外人看来,其实他的那位妻还没算真正的名正言顺吧,毕竟两人还没真正大婚。
但阿九偏就认可了她,甚至用这样的功劳去为她正名,不是情痴又是什么?
路公公赔笑道:“王爷也是至情至性。”
“至情至性。”燕皇念了这四个字,呵呵一声:“他亦知情字一字,怎就不能理解朕?”
路公公额上再次冒出细汗来,不敢接话,幸好,燕皇已经不再说这话,而是批阅起奏折来。
却说阿九,一直在燕皇的注视下离去,哪怕走出大殿站在阳光下,仍旧感到那目光如芒在背。
他深吸了一口气,走到慈宁宫外。
“娘娘,王爷回来了。”水嬷嬷看到阿九跟着宫婢走进来,心莫名的跳了两下,面上却是笑着对莫太后禀报。
莫太后面上露出笑容来,伸长脖子,果然看到一个身材颀长的男子走来,可不就是她的阿九么?
“儿臣拜见母后。”阿九跪在莫太后跟前。
“起来吧。过来让母后瞧瞧。”莫太后招手。
宫婢搬来一个绣墩放在莫太后的榻边,阿九坐了下来,笑眯眯的看着莫太后。
“又黑又瘦。”莫太后看到他的脸,嗔道:“回来了,得仔细休养才行。”
“北地太热,这来回奔波,也没办法。”阿九笑道。
“回来就好,母后听说此行很是顺利,你们是立了大功了。”莫太后笑着说。
阿九点点头,眼睛也带了笑意。
莫太后瞧着,对身边的水嬷嬷佯作生气的道:“瞧瞧,民间莫不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他就是应了那话了吧。这欢喜和笑容是挡都挡不住了。”
水嬷嬷便笑道:“娘娘这是冤枉王爷了,王爷笑着才好呢,娘娘难道还想看他哭丧着脸才高兴?”
“水嬷嬷说得对,母后,儿臣高兴,您也该高兴。”阿九也笑着讨好。
“把媳妇儿也带回来了?”莫太后道:“哀家听说,那孩子也出了不少力,立了功?”
“她呀,就是儿子的福星。”提起五福,阿九眼睛就亮了些,和莫太后说起她给他带来的好运道。
莫太后看他说起五福时那神采飞扬的样子,不禁嘴角微勾,这孩子,得是有多喜爱那丫头?
“如此看来,这丫头倒真有些运数。”莫太后笑道。
阿九点了点头,想了想道:“母后,儿臣贵为亲王,再荣耀也是亲王,功劳什么都不在意,儿臣用这功劳想为五福换个正名。毕竟她在那样的情况下和儿子拜堂成亲,有些委屈了。儿子也不想委屈她,叫人说些不好听的,就用这功劳跟皇兄换个正名,您看呢?”
“你怕是已经和你皇兄商议过了,才来母后这打马后炮有意思吗?”莫太后一戳他的额头,嗔道:“让钦天监的算个好日子,等她出孝后你们补个大婚,可成?”
阿九一喜,笑着谢过了。
第1777章 当娘的心
莫太后心疼儿子,见他安好归来便也放了心,催着他回府梳洗歇息。
“母后,五福她?”
“看你,急什么,等过两日,母后再宣她进宫来见一见,到时候再让你皇兄下旨,如此才不叫人诟病。”莫太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