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春节前
知道余笙的成绩后,年华提出给她补习英语,她当然求之不得了,这下子倒是有事做了,除了回家还有去梦熙家里之外,两个人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复习。
进了腊月,年味一天比一天重了,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是余笙最难过的时候,别人家都是一家团聚,只有她像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一样。
她记得这么多年,过年的时候余秋敏都会带着贺箫去自己亲戚家里过年,毕竟家里也没一个男人,过年也没什么趣味。
以前余笙不明白,为什么出门不带着她,要把她自己留下,现在她懂了,不是亲生的,为什么要带着?
而和周子岳结婚后,出于对家人的交代,过年的时候周子岳要带着余秋敏回家里去,起码做做样子,演演戏。
从那开始,余秋敏连贺箫都不带出去了,她怕周子岳的家里人不喜欢,毕竟周子岳是头婚,没有孩子,她带着那么大的一个女儿,怎么说也不太好。
当然,这些都是她自己想的,周子岳的家人并不在意这些,他们觉得只要周子岳喜欢,怎样都无所谓。
快到春节的时候,余笙就没有再出门了,没有去梦熙家里,也没去年华家里,快过年了,这时候正是走亲戚的时候,或者是他们去别的亲戚家里,又或者是家里有客人过来。
余笙不想在这个时候做一个碍事的人,别人家过年,她在那算怎么回事!
小区里禁止放鞭炮,有些人喜欢这个,就会带着去广场那边放,余笙有时候在家里也会听到,噼里啪啦的,热闹极了。
大街小巷提着年货的人越来越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奔跑着,笑闹着,少年不知愁滋味。
春节前,余秋兰带着肖薇过来送了礼物,坐了半天才走。自从寒假后,肖薇很少出门,天气太冷了,都在家里猫冬了。
这次见到余笙,肖薇很高兴,拉住余笙的手,两人钻进了小房间里说悄悄话。
“小鱼儿,你寒假都干什么了?”
余笙避重就轻地答道:“没干什么,就是在家里复习一下功课。”
“我不信!”肖薇精明着呢,早就想好了该怎么说,“你肯定跟年华约会去了是不是?”
“没有,当然没有!”只是单纯复习而已……余笙才不会把事情都说出来。
肖薇看着她坏笑一声:“别撒谎啦!元旦晚会上的那首歌我还没有问你,那是给你唱的吧?傻子都听得出来。”
不等余笙说什么,她又凑过来道:“年华这个人很好,你要好好珍惜啊。”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么认真的肖薇,余笙心里感觉怪怪的。年华是很好,可也不用别人来提醒吧?
她知道,肖薇喜欢年华,可年华不喜欢肖薇啊,感情这种事也不是随便能让给别人的,肖薇这么一说,怎么给她的感觉是年华是被让给她的?放不下可以竞争啊,不要这么说好吧?
但余笙终归是什么也没说,目前肖薇对她很好,况且这句话也没什么毛病,她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了。
于是她笑笑,道:“过年准备去哪啊?去你爷爷奶奶那里吗?”
“嗯,是啊,每年都去。”肖薇托着腮帮子,不情不愿。
第325章 习惯孤独
肖薇的父亲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家也不在峰市的市里,是在距离峰市五十多公里的一个小城。
余秋兰自己带着孩子也很不容易,平时公婆帮不上什么忙,可到了年节的时候,该孝敬的还是一分不能少,关键的是,肖薇从小到大爷爷奶奶也没带过几次,感情并不是很深。
对于渴望亲情的余笙来说,这样也很好,“别那么想,毕竟是你的爷爷奶奶,肯定还是喜欢你的啊!”
“喜欢什么啊,我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就是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才不跟我们家来往了,他们喜欢男孩儿。”
余笙没说话,这种事情她不知道该说什么,重男轻女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陋习,很多老人都根深蒂固的思想,有的事改变不了就只能接受。
年华和余笙又开始每天打电话发短信的生活了,不见面的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联系。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年的味道弥漫着大街小巷。
一大早,周子岳就带着余秋敏回老家了,他家也是年华的姥姥家,不是峰市的,在邻市,据说今晚不准备回来了,根据习俗要初二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