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近卫军的人。
军队虽然也有世家子弟去历练,但除了武将世家的子弟,其余的大部分就是去镀金。
大部分的将士,尤其是中层将士,都是穷苦的底层百姓,真枪实剑地一步步自己打拼上来的。
这些人豪爽讲义气,但通常都囊中羞涩。
尤其是,如今和平时期,没有仗打,西校营的人都驻扎在皇城西郊,靠着饷银过生活,当然是去不起更贵的地方了。
她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笑着对掌柜的说,“我们一共四个人,还有两位稍候就到。麻烦掌柜的帮我们配点菜,不必太多,够吃就行。”
掌柜的应声称是,亲自上了茶水才退下了。
包厢里一下子便只剩下薛琬和萧然两个人。
孤男寡女,密闭空间,气氛自然很容易就会暧昧起来。
萧然的小心脏跳地飞快,像在打鼓一般捶得他胸口有些发紧,连嘴唇也有些干渴。
太沉默,有些尴尬。
他咳了一声,努力地找话题,“你……觉得大兴街赵姑娘那个案子,多久能破?”
薛琬蹙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倒也听到了萧然的问话,漫不经心回答,“很快吧,程大人还是挺厉害的,他有了线索,就会跟下去,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萧然也点点头,“嗯,我跟程大人这些日子,发现他并不是徒有虚名的。”
真徒有虚名,是爬不到京兆府尹这个位置的。
他刚想再说点什么……
这时,薛琬白嫩的小手忽然搭上了他的肩膀,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十一,你猜对面那些人聚在这里是为什么?”
萧然一愣,对面的人?什么人?
他习惯地顺着她的话问道,“为什么?”
薛琬白皙如玉的脸上忽然绽放出笑容来,“西校营的人不好好在营房待着,却跑到城里的酒楼来,还搞得那么神神秘秘的,那自然是有秘密呀!”
而恰好,她知道那个秘密呢。
第135章 传闻
薛琬前世在千机司后处理过一个案子。
多年之前,西校营死了一个副都头名叫庞辉。
虽然庞辉满身都是伤痕,但致命伤是在后脑勺。后脑勺正着地,摔得不巧,失血过多身亡。
那庞辉是指挥使很看重的属下,出身贫困,父母双亡,靠着一股不怕死的拼劲努力爬到了副都头大位置。
人人都说他将来大有前途。
指挥使果然很是惋惜,将副都头一个营帐里的将士都拉出来问了一遍,众人都一口咬定当时并不在场。
至于他身上的伤痕,那些人也众口一词推说不知情。
甚至还有人称,“副都头天天都醉心操练,这应该是太过勤奋刻苦训练弄出来的伤。”
也是副都头家里没什么人,既然无苦主,也找不出其他的线索,这件事,便就当成意外来处理了。
谁料到陈王登基之后,肃清军队,肃整西校营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居然扯出了这桩陈年旧事。
原来那副都头,并不是自己不小心摔倒身亡的。
副都头那个营帐统共住了八人,除了他,其余七人虽然未必都大富大贵的出身,但在皇城,也总还是小富之家。
吃喝嫖赌,样样在行。
其中,尤其以宁国公的三公子为首,整日里带领着大家到处撒野。
只有副都头庞辉例外。
他出身贫苦,格外珍惜机会,所以多余的时间总用在操练兵法上,从来都不参与营帐那些人的活动。
时间久了,难免就会被孤立,被打压。
那日,副都头庞辉回营帐正好碰到这群人不知道从哪里花天酒地了回来,满身酒气,胡言乱语。
他不小心碰到了宁国公三公子,便让这些已经喝醉了七八成的人都耍起了酒疯。
起初是宁国公三公子撒泼,然后便成了群殴。
七个醉汉不管不顾地将庞辉揍得满身伤痕,其中一人还在推搡中将人推倒到了地面凸起的一块石头上,不偏不徐,恰好致命。
庞辉就这么死在了一群醉汉的手中。
但这帮人没有人敢认,商议之后,便决定要将此事掩盖。
千机司查清当年副都头一案始末之后,就将结果上呈给已经成为陛下的陈王。
但陈王却并没有公开惩罚这七人中的任何一人。
忌惮宁国公的势力自然是原因之一,不想因为这样的事件让所有有志投军的寒门子弟心寒,才是最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