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何氏准备好,余老头就带着一大家子去余刘氏那拜年了,一大家子各个穿着新衣,浩浩荡荡的走到余东来家。
王阿菊一早就开始准备午饭了,小弟和弟媳一家子今天要过来拜年,这是几十年来不变的惯例,大年初一这一天他们都是吃了午饭回去的。
只是今年王阿菊格外热忱,毕竟跟利益挂上钩了,小弟一家子这么照顾自家,这饭菜弄得比往年丰盛了些,一大早就开始和儿媳们忙活开了。
“嬷嬷(老祖宗)、嬷嬷(老祖宗)……”小不点们已经喊开了。
余刘氏从自家屋里出来了,见到小儿子家的小不点们向自己跑来,“诶,乖乖,慢点跑。”
余东来和王阿菊一家子一听到小弟他们的声音就都热情的出来迎接了。
只见余老头一家子都穿着崭新的棉衣,王阿菊那眼就直了:小弟一家子果然挣了大钱了,看这一大家子的新衣裳,那得花老多钱了。
王阿菊的态度更好了,没办法,那就是有钱的主,没准明年自家也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喽。
余东来和王阿菊引着余老头一家子,余小伟扶着余刘氏,大伙儿都进了余刘氏屋子。
余刘氏坐定,余东来和王阿菊就在地上铺了蒲团,余老头领着一家子给余刘氏拜年,余刘氏笑得脸儿犹如那菊花般,虽然褶子遍布,但连眼睛里的都泛着笑。
余老头一家子起身,余何氏把准备的年礼给奉上,“娘,一年到头的也没怎么在您跟前尽孝,这些是我们准备的一些东西,祝您新年好,长命百岁。”
余刘氏听了笑得很是开怀,“知道你们都孝顺,好孩子。”
王阿菊看到年礼,那脸上的笑容有十分真了,这么一大袋子白面、那肥肉看着有十来斤、还有两封糕点、那布匹看着那卷起的厚度该有十来尺了,小弟家今年的年礼厚了很多,这得花六、七百文呢,余何氏背上还有一个胖乎乎的包袱,像是棉花,王阿菊想着又乐了。
余刘氏从怀里掏出红包,要分给小娃子,“使不得、使不得娘……”余老头拦着余刘氏不让分。
“这是娘一早就准备好的,一年到头就分这么一次红包还拦着我,我乐意给我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余刘氏瞪了余老头一眼,“老大家的娃儿我可也都是分过了。”
余老头听了这话也不好拦着了,就对几个小的说道:“你们快谢谢嬷嬷(老祖宗)。”
余小伟、余青梅和四个小不点都领到了红包。
余刘氏一看青梅穿得衣裳嫩黄的煞是好看,就一把搂过夸赞道,“我们青梅是越发好看了,这新衣裳一穿,嬷嬷看呀就像那画上的一样,福气样。”
余青梅听懂了,嬷嬷是夸自己胖,福气样不就是胖乎乎的意思嘛,不过古人夸孩子胖那就是赞美,咱得受着,“嬷嬷,您今儿穿的也好看。”
余刘氏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暗红色的粗布棉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简简单单的就在脑后盘成一个髻子,很是端重,很有范儿。
余刘氏听了小孙女的这话就笑得很是开怀,“嬷嬷老了,哪里还好看。”
“老了也好看,嬷嬷笑起来更好看。”余青梅一脸认真的说道。
“哈哈哈,好,好,那以后嬷嬷多笑笑。”余刘氏说道。
------------
第六十八章 在大伯家用饭
“嬷嬷,等以后我会针线了,我也给您做一件这么好看的衣裳。”余青梅指着自己的衣服说道,“这都是娘和嫂嫂给做的,特意给我绣了梅花呢,还有这鞋子也是。”余青梅一脚伸出,露出和衣裳成套的鹅黄色棉鞋。
“娘和嫂嫂们也给您做了新衣服呢,也好看,也绣了花纹呢。”余青梅一说完余何氏就把背上的包袱拿下来打开呈给余刘氏,“娘,一年到头的,也没做什么东西给您……”余何氏说道。
只见包袱里面的是墨绿色的一整套衣服还有一双同色的棉鞋,一看材质就知道是上好的棉布。
余刘氏看着心里很是熨帖,小儿媳虽然说话直快,但一直很孝顺自己,果然这新衣服也有自己的份,想着就把衣服抖开看,只见上衣的领口、正面上绣着黑色的万字,鞋面上也有,一看就知道费了很多功夫的。
“娘,这刺绣是大伟媳妇绣上去的,她这方面手艺老好了,青梅的梅花也都是她给绣的。”余何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