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休生活_作者:露雪霜(346)

  眼见于此, 平王唯有先和白知府聊聊,先打开话匣子把感情聊热络了, 这样不情之请也好开口提。

  有传言说周展阳和丰元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又有传言周展阳是李太妃那早夭的儿子, 平王亲眼见过周展阳的相貌之后愈发觉得传言是真。

  不管是谁生的,肯定是仁宗的种。

  周仁宗留下的两位王爷都被丰元帝委以重任,睿王爷担任巡抚去了广东行省, 这在大周根本没有先例,周仁宗更是防藩王防得死死的,给了封地但是权力一削再削,根本杜绝了藩王干涉朝政的可能。

  可现在呢?睿王爷都能直接当官了。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个当官的王爷。

  周展阳就更不说了,虽然没有入皇家族谱可是手握兵权镇守边疆,这样丰元帝都不忌惮周展阳,还把盈丰郡主指婚给他。

  说丰元帝是昏君,谁信?

  周仁宗一辈子都没能搞定藩王,丰元帝登基之后才多久就搞掉了两个藩王。如无意外的话,平王就是下一个。

  平王就是非常清楚意识到这点才心里慌得一逼。

  周展阳他们还没来就早早迎接上了。

  人在没有被抓之前都有侥幸心理,平王心想他平时就是和番邦搞搞走私,肥肥自己的钱包,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最多……最多也就几年前“请”白茂文来西北封地作客的方式粗鲁了点,白知府不会这么小气……到现在还记仇吧?

  平王献殷勤献得特别积极,让白茂文都有点儿怀疑这个昔日的老对手是不是脑袋被马踢了,上辈子谋反的勇气呢?

  事实上上辈子平王谋反也是逼不得已,平王和礼王的地盘连着,反正平王被礼王拖下水想抽身也难了。

  这次礼王都被抓到天牢里去了还差点儿连累他,可不把平王吓破了胆嘛。

  不过平王的脑袋瓜子的确不简单,若不然也不会主动提及他想送儿子孙子到京城国子监读书的事。

  真正要读书的是孙子,儿子是过去照顾他的,顺便在丰元帝面前刷刷存在感。

  其实一直以来国子监就是皇亲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不过藩王们要么是送不怎么重要的庶子去,要么就谎称孩子体弱多病就近留在家里请先生教。

  像平王这样主动提及送嫡子嫡孙去京城读书,图的怕是想成为第二个睿王爷。

  为此,平王还表示他年事已高,将来也是想落叶归根回京城那块地儿埋了。

  潜台词就是保留着爵位给儿子孙子,封地到他这一代就算了。

  周高宗给平王封的藩王封地,平王经历了两代皇帝,从周仁宗到丰元帝特别是丰元帝那雷厉风行的手段让平王意识到作为藩王只能安安分分坐吃等死。

  眼见着京城那边皇权势力日渐壮大,而他的子孙只能一代不如一代地窝在封地里。

  他们这些藩王已经奈何不得曾经那个七岁登基的小皇帝。

  也许等他百年之后,在黄泉之下也看不到王爷爵位传到孙子身上了。

  为此,平王的智慧都点在搂钱上了,就为了给后代积攒大笔财富。

  但是丰元帝任命睿王爷让平王看到了转机,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投石问路。

  平王如此识大体,着实让人意外。

  特别是白茂文,他手里还欠着那么多仗都还没揍回到平王身上呢。这会儿他居然投诚了?

  “孩子读书当然要紧。”

  周展阳一句话算是代替丰元帝表态了。

  毕竟这些藩王都是亲叔叔,有罪名大的,也有滑不溜秋的,比如眼前这个平王。周展阳掌握在手里的罪证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要硬生生废了他又还是欠了点,未免让小皇帝有容不下人的嫌疑。

  既然平王都这么说了,愿意放弃封地重新回归京城圈给自己后代谋前程,小皇帝当然要给这个配合的皇叔一个梯子。

  “对哦。哥哥,这边学堂好像不多呀?是秀才少,还是别处的先生不愿意来?多花点钱请过来给孩子们上课总行了吧?”白小桃也不知道是傻还是装傻,一听到上学就扯到学堂来了。

  吃饱饱,抽空说会话,待胀鼓鼓的肚皮缓缓再继续吃。

  没办法,谁让平王府上的饭菜太好吃了,难怪平王会胖成球。

  “喝这个。”

  白小桃才偷偷伸直腰让肚皮缓缓就被周展阳发现了,伸手给她倒了一杯山楂消食茶。

  这茶还是大厨房那边准备的,茶水温温热热的喝下去超级舒服,一点儿也不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