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录_作者:安瑾萱(173)

2019-05-10 安瑾萱

  在不清楚对方的底细之前就贸贸然将她引荐到皇上面前,就相当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麻烦。

  不过有的时候,要想钓到大鱼,就势必要涉险。

  百姓之间不是还流传着一句话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再说,今天这样的事,就算她不去提醒那些太医,他们缓过神来,一样会为了邀功将此事上奏给皇上。

  到时候他们反倒被动了。

  皇上如此多疑,难保不会心生嫌隙。

  现在的局势,晋国公府必须要“忠心耿耿”。

  “所以,你要盯住这丫头,她再聪明也不过是跟你妹妹一般大的孩子,母亲相信你能通过她,得到更多的信息。”

  这是要他去算计一个小姑娘了。

  顾景元轻叹了一口气。

  这样他跟太子倒是更“志同道合”了。

  顾景元没有反驳,却也没有答应下来,而是跟陆氏说起了让大少奶奶杨氏教顾长宁和秦宁之读书的事。

  “您一直担心长宁在外边惹祸,也担心大嫂总有一天会耐不住寂寞,这样一来,倒解决了您两桩心头大事。”

  陆氏微微皱了皱眉头,倒不是不同意,只是道:“我只怕杨氏会借此打探消息。”

  “长宁没什么心眼,大嫂是个聪慧的,绝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长宁身上,至于秦四姑娘,那就更不可能了。”

  陆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虽说她不太想长宁往春澜院跑,但长宁什么都不知道,她防得太过,是不是反倒会引人怀疑?

  她对杨氏那么好,努力让她过悠闲舒适的日子,可就算这样,还有下人在背后嚼舌根,说大房说杨氏并不得国公府重视。

  这一切,这一切都是因为景睿他……

  想到自己的大儿子,陆氏的眼眶突然就红了。

  同样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纵使景睿没有景元那么天资聪明,可也是她第一个孩子,她怎么会不爱?

  若不是,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她又怎么会当作从来没有生过这大儿子一般?

  外人却都以为她偏心老二。

  陆氏悲从中来,忍不住落下泪来。

  “母亲。”顾景元知道她想到了伤心事,安慰道:“过去的事都已经过去了,大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晋国公府,他不会想看到母亲您这个样子的。”

  陆氏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就按照你说的做吧,杨氏也是可怜人,再说当初若不是因为你,她也不会……咱们国公府欠了她太多。”

  提到这个,顾景元抿了抿唇,一向云淡风轻的表情第一次变得凝固。

  很多人对他倾心,他却始终觉得这是别人的事,可对杨氏,他确实……心有愧疚。

  顾景元没有让自己陷入情绪之中,话已说完,他便跟陆氏告辞离开。

  夜晚的冷风呼啸,那些过去的回忆和愧疚很快就被吹散在冷风中。

  不会再被忆起。

  秦宁之一路顺利地回到了秦府。

  她知道今晚过后,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一切都会被改变,她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或许,是提前跌入万丈深渊。

  可总比什么都不做,坐以待毙好。

  想要改变命运,总是要做常人所不及的事。

  她去给秦老太太禀报在晋国公府的事,她没有多说,只说已经治好了楚子恒,陆氏也同意让她当顾长宁的伴读。

  秦老太太高兴地握住了她的手,直夸是秦老太爷在天有灵,秦府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秦宁之听着却不是滋味。

  秦老太太这是在为大房高兴吧?

  攀上了晋国公府,别说是秦玉之的婚事,就连大伯的前途都有了保障。

  所以,秦老太太才把这一切的功劳归到秦老太爷在天有灵上。

  在秦老太太的心目中,长幼尊卑的观念是不会消失的。

  她能做的,只有让秦老太太彻彻底底对大房失望。

  否则,没有老太太的同意,二房的继承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对父亲的名声和仕途都不是好事。

  秦宁之心里盘算着时机,面上应和了老太太几句便回了清宁院。

  方氏正在屋子里等她。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母亲差点要派人去国公府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