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_作者:商璃(472)

  魏如意看了看外头,九月的太阳已经不烈了,马车里略微有些闷热,倒不怎么难受了。

  她想着灼华之前的话,让马车掉头去来福楼了。

  来福楼的生意最近变得越来越好,魏如意过来时,方伯忙道都抽不出空档来,但所幸一直给她留着的雅间不接待外人,她便去雅间坐着了。

  小夭不在,大春领着二春过来回的话。

  “灼华公主所说的这个男人,我们倒是听到些风声了,不过因为没有提前准备,也不知他现在在哪里,只知道有个异乡人来了京城,许多人都瞧见了。”大春道。

  “那就尽快找到……另外……”魏如意算算日子,今年年末,也有一件大事要发生。若是那眉心带红痣的女人能在处理荣王后安分下来,倒没什么要紧,可她若还不肯死心的话,年末怕是有些麻烦。

  她细细的跟大春二春吩咐了一番,大春二春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多问不多听,魏如意吩咐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很快就出门办事去了。

  待她们走了,谢妈妈和方伯才一道赶了过来。

  方伯端着几盘菜,谢妈妈领着个账房先生,带着几摞厚厚的账本。

  方伯乐呵呵的:“小姐可不知道,咱们这来福楼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

  “还得是您手艺好。”魏如意笑罢,尝了尝方伯特意放到她跟前的羹汤,一口下去,鲜美醇厚,简直人间美味。

  魏如意又夸了几句,才让他赶紧去忙活了。

  “方伯倒是精神。”木英笑了笑,瞧见谢妈妈也是容光焕发的样子,道:“该不会别处的生意也好吧?”

  “的确很好,小姐您看看这账。光是京城这些在做的铺子,只有三个,因为位置的原因,生意寡淡,但剩下的,各个都见起色,尤其是新开的绣楼和脂粉铺,这两个月的进项便足足有三万两白银。虽然利润还不算太大,但这才刚刚起步就能有如此水平,往后去,只会成倍的往上涨!”

  魏如意看出谢妈妈的高兴,不过有银子进账,她自然也是高兴的,但她还忌惮着平王。平王早已变了,而且急需大量的银钱,如若发现自己手底下有这么多银钱,她不敢保证他还会不会是一个正人君子。

  “你找人,把账面的账做得平一些,收支全部投出去,买地买房买铺子都行,尽量少留现银在手里。至于申掌柜那里的进项,让他以客商的身份,分散存在各大钱庄,便是扶桑和大齐有名的钱庄也都存一些。”

  魏如意嘱咐道。

  谢妈妈看着她谨慎的样子,点头应下。小姐的话一向都是对的,她这么做,也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奴婢这就去给申掌柜传话。”

  “既然京城里的生意稳定了,就让申掌柜去跑跑别处的生意,尽量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魏如意又道。

  谢妈妈看她似乎在忌惮着什么,悄悄道:“小姐,要不要奴婢再多找些人,帮您盯着些……”

  “不用,我们现在被人盯着,动静不宜太大。”魏如意见她也跟着焦急起来,笑了笑:“放心,暂时不会出事。”只看几日后,荣王大婚!

  陈言袖这几日一直都在皇宫里,有贤妃看着,她每日都变得很淑女,就连吃饭说话,也都依照着宫里的规矩,这让她很是郁闷。一郁闷,就容易想到她自由驰骋的疆场,越发的爱叹气了。

  “七皇嫂怎么了。”

  笑着的声音传来,陈言袖转头便看到了缓步而来的灼华。

  灼华是贤妃养在膝下的,陈言袖对她自然也要客客气气的。

  “公主,我只是在担心殿下罢了,南巡路途遥远,也不知道殿下能不能吃得消。”陈言袖找了个借口搪塞。

  灼华看她眼底藏着的失落,也能猜到她在想什么,姜宴临时不管她,而带了个狐媚妾室巡游,换做谁也忍受不了。

  “听闻京城好似来了七皇嫂的故友,七皇嫂若是待在宫里烦闷了,不如出宫会会故友也好。”灼华望着她道。

  陈言袖想了想,故友?她在疆场,故友都是军营里的人,没有皇上的调令,谁敢轻易回京来。

  正在她不解的时候,灼华朝她摊开手心,一枚玉佩便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这个玉佩缺了一角,但看得出来是块极好的和田玉,而且这玉的背面是刻了字的,是陈言袖的小名,这是当年她娘亲还在世时,替她找人雕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