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_作者:商璃(637)

  “可这婚是皇上赐的。”楼衍淡淡看他,云尚书反应过来,皇上既然赐了婚,就说明他还认这个女儿,如今出了事,他无法处置,自然是找皇上。

  云尚书忙道:“微臣明白了。”

  “尊上,马尚书也来了。”阿义说完,便领了刑部尚书马大人进来。

  看到马大人这么巧也来了,云尚书暗暗觉得自己仿佛被人算计了,可明明又是他自己决定一早过来的。

  云尚书道:“国师大人,若是没事……”

  “无妨,云大人听听吧。”楼衍淡淡说罢,马尚书根本没给云尚书拒绝的机会,便低声道:“回禀国师,秦家当年被满门抄斩的卷宗已经全部整理好了,秦家被污蔑勾结外敌谋反的证据也全部整理好了,当年的证人如今下官已经派人从暗处盯住,现在只差一个机会,就可以挑开这块陈年疮疤了。”马大人一字一句道。

  说完,云尚书的手不自觉的抖了抖。

  他们,这是要重翻秦家案?

  秦家案可是比当年平王妃的案子性质更为复杂也更为凶险,当年齐妃乃是齐国公主,和亲送来北燕后,更是被冠以‘齐’这个字为封号,可见其分量。

  但当年皇帝硬生生以齐妃与秦家长子私通,被秦家利用意欲谋反之罪名给杀了。如若重翻起这件事,那就不仅仅只是皇上错判这么简单了,很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要挑起大齐和北燕的战事!

  “国师,这件事……”

  “云大人觉得不该查?”楼衍淡淡问他、云尚书自然不会觉得不该差,只是皇上连齐妃都能杀,威名赫赫的秦家更是能趁其不备直接满门抄斩,要是自己参与进来,就凭自己这家底,能撑多久?会不会也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云尚书连想也不敢想,只起身道:“国师大人,下官实在有心无力,还请见谅。”

  楼衍也并不会勉强他,迟早,他会自己求上门来。

  云尚书似乎担心楼衍不放行,又道:“国师大人放心,今日听到的话,下官就是做梦,也不会说出去一个字。”

  “云尚书放心,本尊并没有勉强你的意思。”楼衍说罢,便叫牧云送他出府了。,见楼衍这样干脆,云尚书心底反而没底了,他怎么隐隐觉得,自己从一个陷阱里,跳到了另一个陷阱里呢?

  云尚书离开,马大人只道:“国师,若是没有云尚书帮忙,只怕麻烦。”

  “你且等两日,将证据再收集齐整一些,他自会来的。”楼衍望着云尚书离开的方向道,云尚书已经迈进了这京城的旋涡里,如今又想独自抽身离去,便是自己同意,其他人又怎么会同意呢?

  马大人看他丝毫不担心的样子,笑了笑:“好,有国师这话我就放心了。”

  因为祭祀大典山匪的事,皇帝看姜棣已是越来越不喜欢,尤其是在汝南王妃死后,云家还将折子送到了宫里来。

  皇帝披着厚厚的披风,在御花园里慢慢的走,看着这些雕梁画栋,脚步微微停下,感慨:“你说朕留下灼华,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高公公知道他在跟自己说话,忙道:“奴才觉得,您是出于慈父之心,不论对错。”

  皇帝早知道他嘴里听不出什么是非话的,笑笑,寒风吹来,他隐隐觉得不适,只轻轻叹了口气,便去一侧的暖阁里坐下了。

  宫女们来回送来炭火盆子和软垫热茶,皇帝只看着宫内一片萧索,神色冷清:“贵妃最近怎么样?”

  “贵妃娘娘如今每日在宫内念佛抄经文,没有再出宫过,就连一应的吃穿用度也吩咐内务府减半了。”高公公小心道。

  皇帝闻言,又是一声叹息,吩咐道:“告诉内务府,不必减半,贵妃还是贵妃,跟以往没有什么变化。”

  高公公听着,笑着应下。

  皇帝又问起姜宴:“上次他受伤,如今可好了?”

  “奴才听太医说了,还没好呢,得亏当时静和公主在,否则昭王殿下这次真是凶多吉少了。”高公公回道。

  皇帝顿了顿,皱眉问起太子,在得知太子无恙后,沉凝了许久,才叫高公公往昭王府送去了一份礼物。

  “什么礼物?”

  陈言袖在听到下人传来消息时,还有些诧异,不多会儿,就见人送了厚厚一摞书来,送来的小太监还特意道:“皇上说了,昭王殿下既然伤着了,那这段时间便在府上好好歇息,看看书。这些书都是原来皇上还未登基时,在太子府时常看的,皇上觉得颇有裨益,便叫奴才全都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