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_作者:商璃(657)

  “没事,由她去。”魏如意目光暗了一下,才继续跟胡清微几人说话了,可几人表面看着开开心心,却没有哪一个是能完全放下心的,朝堂上的人,也不知情况如何了。

  此时的大殿。

  若不是有太医在一旁扎着针,皇帝或许这一口气都没能缓过来,云尚书跪在大殿中央,跪下磕头:“皇上,礼法乃是先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不可违背,祖礼也不容亵渎。此番自称秦家下人递来的血书,详细说明了当年贵为齐国公主的齐妃并非与秦家之人私通,齐妃乃是入了我北燕皇家玉碟的,微臣以为,既然能还齐妃一个清白,能为我北燕祖礼正名,一定要重新彻查当年秦家旧案!”

  云尚书一番话,底下的大臣们已经议论纷纷了起来。

  太子看了眼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楼衍,嘴角扬起,他早就知道,楼衍入朝为官的目的不简单,不可能单单只是为了权势,原来他真的是秦家后嗣,是为秦家洗刷冤屈来的。

  只是这次父皇有可能那么容易答应吗?

  皇帝不开口,又有大臣站了出来,道:“皇上,既然平王妃一家的事能彻查,臣以为,这是好事,往年的错案冤案彻查,还已逝之人一个公道,给让天下臣民们看到我北燕朝堂的廉洁公正!”

  他话落,陆陆续续便有更多的人都站了出来,而刑部尚书马大人却一直没动,就连姜宴也站了出来。

  “父皇,秦国公一家当年为抗击四方倭寇有可计入史册的功劳,当年大齐国君更是嘉赏秦家长子‘人品贵重,天之骄子’,儿臣也以为,如若真有冤屈,一定要彻查,万不可让这等功臣蒙受此等冤屈。更何况此事还涉及齐妃娘娘清明,齐妃娘娘名誉受辱,就是父皇之名声受辱,儿臣不忍看父皇受世人诟病!”

  姜宴拱手说完,目光正直的看着皇帝,换来的,是皇帝疑惑、怀疑甚至带着几分杀意的目光。

  他的心微微揪起,果然,秦家之事,真的是父皇有意为之。

  皇帝忍下心头的怒气,转头看向楼衍:“国师,你以为如何?”

  楼衍缓步走出来,就在皇帝以为他一定会极力赞成之时,却听他道:“臣以为不妥。”

  云尚书第一个懵逼,扭头愕然的看着他。

  楼衍却只缓缓道:“此事既然涉及岂非,如若当真查证齐妃乃是枉死,齐国定不会善罢甘休,此时势必要拉出一个足够有分量的人出来顶罪以消灭齐国的怒气,亦或是因为此事,而跟齐国开战。不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好事。”

  楼衍话落,皇帝疑惑刚消散一些,就听人呵斥道:“国师当真是我朝之大奸臣!难道因为畏首畏尾,就任由功臣蒙冤,任由后妃枉死,任由皇上名誉受损,任由我北燕百年之后还被人诟病礼法不严吗!”

  呵斥的人是兵部新任尚书莫飘,皇帝查过这个人,从童生一路考上来的,背景十分干净,所以当初兵部尚书孙大人举荐他担任兵部侍郎的时候,他是十分信任的。

  莫飘呵斥完,云尚书似乎悟到了些什么,也跟着道:“皇上,平王妃一事亦能翻案,如若秦家之事不查,实在难掩天下悠悠众口啊。”

  姜宴也跟着道:“父皇,国师所虑虽然有道理,但儿臣坚信,只要查清楚,大齐身为大国,一定能理解的。”

  皇帝面色铁青,理解?人就是他杀的,齐国怎么理解?

  而且秦家的事,哪里只是表面的这么简单……

  楼衍继续道:“皇上,秦家一事已经过去多年,不查也罢,枉死就枉死了,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区区一个秦家,都已经死完了,还能折腾出什么水花?”

  “奸臣猖狂!”莫飘大喝,虽然众人都替他憋了口气,但莫飘却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般,就敢这么直接怼全北燕无人敢不给面子的国师。

  但楼衍的话,却让皇帝最后一点躲藏都无处遁形,虽然他也十分认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但如今却不能明着说出来,否则他辛辛苦苦维持了一辈子的贤君之名岂不毁于一旦!

  “皇上……”

  “父皇……”

  底下的大臣们齐齐开始呼喊,皇帝几次想晕过去,都让一旁的太医用针给扎活了。

  高公公似乎没看到他不断使的眼色一般,任由这太医一直在旁边盯着,皇帝看了眼不再说话的楼衍和一直不曾开口的太子,沉声道:“这件事朕还要再考虑一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