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画风不对_作者:晏央(11)

  威远大将军一系的势力绝对不容小觑,在边关被奉托神明,就连拱卫京城的将领也多是威远大将军的旧部,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就是个消极怠工党,两耳不闻朝中事,一心只打边关仗。可以说,只要太后和承恩公府不傻到直接改朝换代,威远大将军一系就基本不会掺和朝中的权力之争。

  有这两位做对比,先帝留给新君的最后一位辅政大臣简直可以说是良心之臣啊,不仅关心小皇帝,而且还是个劳模,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猪晚,日日忧天忧地忧新君。若是先帝还在,看了他的表现,想必能含笑而去,可惜……这位有良心的劳模大臣是个文官,还是个身子骨不那么强的文官,每天太克己奉公了,以至于他早早就去见了先帝主子……想必先帝在地下见了这人要暴跳如雷了,这丫的咋就这么不争气呢!

  如果把辅政大臣比作皇帝的手脚的话,此刻皇帝当真是缺胳膊断腿儿,还有个拦路虎太后伫在前头。为了不被太后这头大老虎吞掉,他每天只能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表现着自己的无害。当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差不多也能够成为新一代“忍”者神龟了。

  这个时候,命运终于厚爱了他一把,亲手把承恩公府的一个大把柄递到他的跟前。

  皇帝,与收回了宗室大权的睿亲王一起抓住了这个机会。

  因为宠妾灭妻、蔑视皇族、先帝墓崩之事,承恩公府最近真是被折腾惨了:正在角逐的尚书之位丢了,太后苦心经营多年的好名声没了,在宗室和文官集团的施压下,不得不放开了对皇帝的掣肘,归还少部分权力给皇帝。

  可惜,饶是如此,她的好名声也回不来了,本就有大臣对她以一介女流之身长期摄政不满,如今见她娘家承恩公府捅出这么个大篓子,又岂肯放这个攻讦她的机会?当然,事后,这几个大臣都被太后寻了由头贬到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可惜,他们带来的影响,太后却再也难以根除。

  看似皆大欢喜的局面,背后,满是太后的辛酸泪。

  经此一役,太后对自个儿的娘家承恩公府——尤其是她一向疼爱有加的侄子产生了些许不满。她娘家人去祸害别人的时候,她是一点儿不觉得有什么,只云淡风轻地笑言孩子小不懂事儿,等到祸害到她自己头上了,她才感受到疼。

  可惜现在,她还不能随随便便跟娘家闹翻,后党的势力可以说是以承恩公府为中心建立起来的,都是她爹或者她哥的门生。她倒是想效仿先朝的某个权后,建立属于自己的班底,可惜愿意直接投奔她的只有小猫两三只,实在不够看,她也只能继续倚重娘家了。

  在这种情况下,娘家人给她捅了篓子,她也只能咬着牙认了,只私下里跟她老父亲和大哥抱怨两句,顺便给她的好嫂嫂承恩公夫人上点儿眼药。承恩公府的男丁都是好竹,为啥就出了朱尔铎这根歹笋?必定是因为她这嫂子头发长见识短,没好好教导她侄子,反而把他往纨绔的方向拼命宠!

  太后她爹和他大哥听了深以为然,一回家就好好给承恩公夫人上了堂思想教育课,火速夺了她的管家大权把她压在佛堂自个儿反省。可怜承恩公夫人,才刚在宫里当着宗室贵妇的面被揭了面皮,如今在府里连里子都没有了。她这个从犯都落得这么下场了,身为主犯的承恩公世子朱尔铎能有什么好?

  不久后,脖子伸得老长、盼星星盼月亮也没能盼回心上人的朱尔铎被他爹和他爷爷联手赏了俩大耳刮子外加一顿豪华板子,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就剩下半条小命。

  这还没完。

  朱尔铎房里乱七八糟的小厮、婢女和侍妾都被赶跑了,他本人直接被削成个光杆司令。他房里自然不会少了服侍的人,可惜新来的一个个都是亲爹和祖父用过的老人,是祖宗!他想使唤简直就是白日做梦!还不止如此,那些人来了之后,连他摔了几个碗,砸了几盅药的小事,他爹和他祖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朱尔铎不敢怨他祖父,不敢怨他亲爹,只能默默地把这笔账算在了邵淑华的头上。

  当天晚上,身心皆受到重创、趴在塌上半死不活的朱尔铎遥遥望着公主府的方向,眼中满是仇恨之光:“邵、淑、华!你给我等着!”

  心上人因邵淑华而死,他和娘亲也因为她而受了这么重的责罚,这一切明明是那个女人精心筹划的,可所有人都不相信!悲愤之余,朱尔铎只觉得无比憋屈。迟早有一天,他要在他爹和太后姑妈的面前揭露邵淑华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