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如今,她虽不能说开门红,但这开头也还算是顺当,这就够了。至于更多的……且看以后吧!
银行还未开,就已经得了大笔的钱银,皇帝对于自个儿妹妹这空手套白狼的本事,不可谓不叹服。
只是,高兴之余,他也未免忧心。自个儿妹妹许给那些存款者的利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存款者皆表示,最近一年内,绝不会将钱从银行中取出来,但若是一年后邵淑华未能赚来这么多的钱,可如何是好?
对此,邵淑华只淡淡一笑:“皇兄既然把这事儿托付给臣妹,只管安心等着就是。臣妹必不负皇兄所托。”
其后,邵淑华买地盖楼,作为皇家银行的大本营,其后,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买船修船。直至一列船队载着水师及邵淑华手底下颇有交际才干的人扬帆起航,众人才知道,邵淑华究竟想干什么。
又是一个多月,邵淑华的船队带着翻了一番的钱财回来,怀疑邵淑华的人才终于闭了嘴。
安和公主哪里会还不上存款者的本钱啊!她这分明就是将大家的钱财集中到一处,赚了钱给大家发红包呢!
自打知道那些存钱到皇家银行的人赚了不少利息后,底下的百姓们也坐不住了,三三两两的往皇家银行里存银子。别看拆开来数额都不大,还是那句话,积少成多。百姓们基数毕竟摆在那儿呢,再者,有些乡绅之子,也是颇有钱银的,这一筹之下,竟又进了三四万两银子,只是,此时,这些钱,已经不算是一笔太大的数目了。
邵淑华着人重赏了出海之人。那些人也是意外,不曾料到,出一趟海,竟有如此丰厚的利润。
一些在大夏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茶叶、丝绸等物,随随便便那些质量一般的送去海外,竟也能卖出天价,这让他们看到了极大的商机。不必邵淑华吩咐,他们就已经对再次出海一事磨刀霍霍了。
第二次,船队去了更远的地方,用了足足两个半月才回到大夏。据说,这一次,他们很是遭遇了一些风险,一艘小船在近海不慎触了礁,亏得其余人反应快,及时将船上的人救了出来,这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不过,那艘小船上的财物确实没得救了。
饶是这样,船队也能够称得上幸运了。毕竟,人财两空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
如今,船队只损失了一艘小船,而没有人员伤亡,已经称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后,船队行进越发小心谨慎,回大夏前,没有再出现类似的事。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这一次,船员们出海带回了五六倍的利润。
虽然众人已明白出海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但这丰厚的利润,值得他们为之冒险!
在邵淑华两度派船队出海后,嗅觉最为敏锐的商人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也想分一杯羹!海上的市场那么大,听回来的船员说,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既然如此,皇室想必不会反对他们参与其中吧?
在与皇帝商量过后,邵淑华告诉那些商人们,此法可行。只是,若要出海,商人们在船队归来后需向朝廷缴纳二成的税。若商船需要水师护送,则征税数额为四成。
虽然税收很重,但架不住出海利润诱人啊。哪怕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愿意远航。
不过,邵淑华也告诉他们,最近两三个月船队不打算出港了。
无他,皇家船队走通的那条航线将持续受到季风的影响。邵淑华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自己的船员们冒险。不然,若是出个万一,她找谁哭去?
如是,又等了三个月,商人们才终于等到了机会。这一次,他们抓住机会,狠狠的捞上了一笔。
虽说大头让朝廷吃去了,他们好歹也能吃上点儿肉,喝上一大碗鲜汤。
再则,朝廷的水师规模如今正在扩大,也已经开始开辟新的航路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也能够吃上肥美的鲜肉。
赚得满盆满钵之余,商人们也越发坚信,跟着邵淑华混,有肉吃。
后来,商人们都没银子往皇家银行里存了。原因无他,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他们开始向皇家银行借贷了!虽说这利率实在不低,但与能够得到手的利润相比,也实在算不得什么。有心人发现,最后,最大的赢家仍是皇家银行。
商人们常常往来于海上,见皇家每次都赚得满盆满钵,哪能没有点儿想法?由朝廷的水师们领着在海上来回过几趟之后,有些商人们的心思也渐渐活络起来。若是能够少给朝廷交些税,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