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投胎[快穿]_作者:七千里(302)

  张大当天就把东西购置齐了,等他回来,许愿又叫他请了郭槐过来,“有些急事,我们得提前出发,明天就走,郭先生明天过来收房。”

  “夫人说的哪里话,这里也没什么物事,您自管来去。”

  说是这么说,可第二天一早,郭槐还是来了。到不是来收房的,而算是践别。临了到还送了些礼,又避着人道:“夫人上京若是有需要,可去同福客栈找一个叫周同的掌柜。”

  “多谢郭先生,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说不得到时真要麻烦您这位朋友,那里我可是人生地不熟。”

  “应该的。”

  天才亮,就出了镇,一路往北而行。

  而就在他们离开不到一天,青石镇就戒了严,皇帝的行踪泄漏,有刺客要刺杀皇帝。虽然皇帝当时就离开了青石镇,可青石镇想要自由进出,却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阿弥陀佛!”王张氏一听这消息,双手合十不住呼佛,“幸好我们走的早……”然后又感叹:“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大胆,连皇上都敢……”

  许愿也好奇,是什么人居然这么傻的出来刺杀皇帝。

  杀一个人,要么是有私仇,要么就是要图谋什么。跟康熙有仇的人不少,或者说是跟整个满州政府有仇的人不在少数。但只要不傻,没谁因为私仇就刺杀皇帝。私人的话,也没有这个能力。要探听到康熙的行踪,还要刚好会武,有胆气的去自杀式刺杀,私人很难做到这种程度。

  反清复明。

  她很自然就想到这个四个字。

  可跟这四个字挂上勾的人,或是组织就太多了。

  但还是那句话,做出这种直接上来刺杀的,都不是多聪明的人。满清政府到这会儿基本已经坐稳了,康熙帝儿子众多,且有一个刚出生就被立为太子的儿子在。就算康熙真的死了,太子上位,政权虽会更迭,却落不到汉人的头上。

  可如果康熙真的死了,那再来个扬州十日都不足为奇。

  她没玩过政权,所以想不明白。但不得不说,此次康熙未死却是好事。

  “夫人。”外面的张大突然出声:“前面的桥被拦了。”

  许愿皱眉,只担心青石镇的事影响到这边:“可知道是为什么事?”

  “是要收过桥税。”

  过桥税?

  许愿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但现在无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收多少?”

  “按人头收,有马车另算。”

  递出去一个钱袋子:“你看着给就是。咱们不惹事,快些离开就好。”

  “是。”

  金钱开道,走的十分顺畅。过了桥,王张氏才道:“难怪人家都说出门事事难,可不就是难么?这一路走下来,还不知道要走多少桥呢,就这过桥税一般人都交不起。”

  张大在外面接话道:“贪官当道,老百姓日子越发艰难了。”

  王张氏很有感触的道:“可不是,以前老百姓有地就能过活,可如今这个税那个税的,哪怕遇到好年头,到了也不剩什么。总是越忙越穷……”

  张大:“这话说的很是,我家以前就是种田的,本来家里还有十亩地。可一年年的,种的不够交税的,一年忙到头,还得卖儿卖女才能交上税。这要是放在前……哪能出这样的事情。”

  许愿眉就一跳,放在前什么他隐了没说出来,可就是猜也能猜出来他要说的是什么。她眼睛微微眯了眯,却依旧什么都没说。

  王张氏却半点没听出来,继续跟他聊着:“最可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拟各种名目乱收税。我听隔壁县里,那县太爷的姨娘过生辰,都要老百姓送礼,谁家要是不送,就有衙役上门硬抢。你说说,这跟强盗有什么区别?”

  “可不是?”张大冷哼一声:“这皇帝整天南巡,怎么就没将这些贪官给杀了?”

  “皇帝老爷得多忙啊,哪能管得了这样的小事?”

  “说不定人家知道,就只是……”

  “好了。”许愿出声打断张大的话:“前面是不是有个茶铺?咱们在那里喝杯茶,歇会儿再走。”

  张大连忙应了:“好咧。”

  也是巧了,到了茶铺,马车一停,许愿一下马车,就看到昨天在茶楼碰到的那几个人。她无语了一下,昨天才被刺杀,这几位怎么还在外面乱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