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投胎[快穿]_作者:七千里(334)

  “就这么吃,民生艰难啊!”康熙还真没嫌弃,直接让人又添了碗饭,就着桌上的菜就这么吃了。

  其他人看着心惊,许愿到没觉得什么。她对帝王敬还是敬的,可要她惧,那真难。说白了她还是有恃无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是?再加上,她虽不畏惧,可也知道底线在哪。她不去碰那根线,康熙还不至于小气到跟她一个女人计较。

  她所处的这个位置,关系不到政事,更跟权利搭不上边,康熙没事跟她计较做什么?

  等康熙吃完,其他人也就都放下筷子了。雨还没停,一行人也就不急着离开。

  康熙便跟三个儿子讨论这场雨,讨论着河堤,讨论着如何赈灾的事情。许愿让人拿了茶具过来,就在边上给他们泡茶,也没人要她离开,也没人说这些话不该她听。

  她寻摸着,没准他们是觉得她听不懂。

  不管是听得懂还是听不懂,许愿也没搭话。

  雨越下越大,天都见黑了,还没有要停的意思。康熙却不能不回宫,就算是下雨,该回还得回。雨具当然是有,马车也是密不透风的。送走了皇帝,其他人也只得各自散去。

  许愿这边本来就有马车,府里还又送了雨具过来,也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四□□三人还是又单分出一人,送她回府。在他们想来,女人出门都得有男人领着,不拘是父亲兄长还是丈夫,反正得有一个人。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两人一起走了,只留下四阿哥。

  许愿坏心的猜,这两人这会儿只怕已经有了些苗头了。

  第十九章

  虽是相送, 两人坐的也是各自的马车。直到府门口,他才说了一句:“到了, 我就不就不进去了。下次有空,再来给伯王请安。”

  许愿道了谢,他又说了一句:“应该的。”

  然后马车便驶走了。

  跟着许愿在外面跑的丫环嘀咕了一声:“不愧是冷面四爷,真够冷的。”

  许愿笑了笑。

  回到家里, 王妃自然又是一阵关心,“我让小厨房煮了姜茶, 你喝些去去寒。”

  大夏天, 又没淋半分雨, 哪来的寒?但还是喝了一碗。至少得叫她安心。

  天本就不早,聊了几句便回了房。

  梳洗之后便听李嬷嬷说府里这一天发生过的事情, 王妃这一天做了什么,哪个侍妾挑事了,保秦阿哥又给王妃寻了什么好东西来, 还有她的一份……

  这些算是日常功课,李嬷嬷一边给她说,一边还得解释这里面的因由动机目的。

  若是她还有精神,还会说一说这院里的情况。哪个丫环看着勤快,实则暗着偷懒。哪一个看似聪明实则蠢笨,哪一个被人收买了, 给谁谁递了消息,哪一个心气高了,想要攀高枝了……真是哪哪都是学问。

  等这一切结束, 她才能休息。

  屋里是留了灯的,不留灯,屋里肯定是伸手不见五指。本来这屋子就宽,窗户又不透亮,里面帷蔓好几层,床还是扒步床,哪怕是白天,这屋里的灯也是不熄的。

  可虽有光亮,想要做什么细致的活是不能够的。她拿了本书,一边不紧不慢的翻着,一边跟小莲花闲聊。

  “小莲花,见到这位四阿哥了,能确定他的身份吗?”

  【无法确定。】小莲花也很丧气,它的功能本就不多,现在还越来越少了。

  “跟地府那边联系,我要阿玛额娘长命百岁。”既然这个人已经到了,那也就不必再偷偷摸摸的了。本来如果行,她准备将之前世界里收集的比翼的精华给他们用的。这东西霸道的很,用了这个,地府那边不敢收人。现在到是省了!只但愿那个人这一次不要再插手,不然……

  【好的。】

  小莲花对那个人虽然总是功能失效,可对地府这些,还是很能干的。

  接下来的几天,裕亲王很忙。雨依旧在下,在这些有经验的朝臣心里,这堤……是九成九会垮的。大臣们愁,只是愁这事一旦发生,又要有多少麻烦,皇上又要震怒。但其实,他们是替别人办事,替皇帝看江山,忧心也有限。

  可真正的爱新觉罗家的人,才是真的愁。因为这片土地,相当于他们的私有物。是属于皇帝的,同时也是属于他们家族的,是他们的根本。哪怕各自之间也要争权夺利,可涉及到根本时,他们也是有力往一处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