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可不是挺美的?“这主意好。”她伸手摸摸她的头:“也不知道你以前……”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怎么就学了这么多的东西。这哪一样拿出来,都怪吓人的。
一个水泥,利国利民,用得好了不知要收买多少人心。一个玻璃敛的财富又不知多少。这东西也亏得是她一个姑娘家拿着,又幸好她是爱新觉罗家的姑娘。若是换了别人?怕是这辈子都别想要自由了。
许愿一笑:“还是想不起来,但现在这样,不也挺好?”
“是挺好。”她女儿哪有不好的。就是心疼,这么多东西,不知要花费多少心力去学。
三天后,康熙果然下旨,封九阿哥为贝勒。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还加封许愿为固伦公主。这封号可就吓人了,皇帝的亲闺女才固伦公主呢,虽然裕亲王跟皇上的感情深厚,可加封他闺女为固伦公主,这也有些过了。
但旨意已下,已成定局。紧接着宫里就开始流水一般的往她这里送赏赐。皇帝的是随着旨意一起来的,紧接着就是太后,然后是贵妃,四妃。其中宜妃给得又特别厚重。
“这是因着你跟九阿哥的关系。”九阿哥为什么能成为贝勒,别人不知道宜妃是绝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了,那就得有所表示。
九阿哥在宫里的处境有些尴尬,不为别的,就为了他喜欢经商。
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他干这个,就有些自降身份,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意思。皇上向来不喜,去年大封皇子,八阿哥被封贝勒,便到他这里什么都没得到……可见皇上对他有多大的成见。
九阿哥虽说没得到封赏,可到底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做母亲的宜妃心里能不窝火,不难受?她的儿子又比别人差哪里了?如今却因为许愿,让九阿哥得了实惠,宜妃能不高兴?能不谢谢她?
许愿听王妃将这里面的事情掰碎了给她说,“所以啊,这些东西你只管拿着。以后进宫若是碰到宜妃,也大可稍微亲近些。”
许愿点头应下,同时感叹。所以其实九阿哥以前不得康熙喜欢,完全是因为他赚钱没孝敬他爹?
第二十一章
如今再去宫里, 比以往就更自在了。
太皇那是真的拿她当孙女在疼,严格来说, 她就是孙女。而是这一辈里,唯一的嫡出孙女。别看皇帝的女儿多,可她们真没她自在。如今她又被封固伦公主, 身份上到是比她们还要高。再加上, 她这年纪还真就是这一辈里女孩子中最大的那一个, 不算身份, 按着年纪也是被敬着的那一个。
本来这些嫔妃对她大概就是围观。交恶是绝不可能的, 裕亲王在皇上心里什么地位她们能没数?谁敢得罪裕亲王?但要让她们巴结着也不可能, 总得来说, 就是客气有余, 亲近不足。
这一次就不同了,尤其是以宜妃为主的这一拨,对她那是真亲热。什么好话都往她头上安, 什么好东西都往她怀里塞。
其他人虽然没有宜妃这么直接, 但言语中也透露了那么些意思来,亲近一时半会儿的还不行,但拉拢的意思却十分明显。
太后看这些特别不喜欢,她能在宫里活的这么自在,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掺和这个。她们这些妃子斗,那是不斗不行,宫里的女人就是这样,你上位了自然就要有人下去。不斗就只能被人踩在脚底下, 可你们自己斗你们的,哪怕你们拉着孩子娘家人一起斗,那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可你们想拉着爱新觉罗家的女儿进这个战场,那还得看她这个当长辈的乐不乐意呢!
太后一生气,直接把这些人全都赶出去了,还敲打了两句。
爱新觉罗家的女儿跟兄弟的事,那是他们自已的事情,由不得你们这些外人插手。什么脏的臭的都把他们往里拉,什么玩意。
等人走了,许愿抱着太后的胳膊吃吃的笑。太后被她这一笑,什么火气都没有了:“你这丫头,也是大胆。”
许愿就喊冤:“皇祖母可是冤枉人家了,我只想着跟九阿哥一起赚点钱呢,哪想到弄出这么大的事来。”九阿哥凭本事赚钱,得了好处那也是他的本事。
“你啊!”太后宠溺的拍了拍她的手:“以后有什么事,跟你阿玛额娘多商量。”
其实大家都觉得她是刚回来,皇家的事还没弄明白。在皇家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可这事儿,一时半会儿的她肯定弄不清楚,还得多教教。所以哪怕是有人觉得她这事不太妥当,但也没有人怪她什么。只提醒她多跟父母商量,以后小心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