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走罢。”被弟弟这样认真地反驳,朱厚照忽然觉得心里敞亮了许多,不似方才那般沉甸甸的了。他领着朱厚炜,将朱秀荣送到永宁宫门口,又进去看了看两个睡着的小堂妹,这才带着弟弟回到了清宁宫。
“坐下,喝茶。说罢,你有甚么事?”两兄弟来到书房里,摆开了长谈的架势。
“哥哥,我听李广说,西班牙有一种极好用的火铳,势大力沉,对骑士有奇效。意大利等地还有一种能连射速射的火炮。”朱厚炜目光炯炯,“若能取得这种火铳与火炮,效仿制造,而且不断地改进工艺,咱们根本不必与鞑靼人肉搏厮杀,不必与他们对阵冲锋,就能将他们歼灭。”
朱厚照愣住了,眼睛猛然亮了起来。他自然知道武器的重要性,当年高祖太宗时期也常使用火铳,太宗还建立了威名赫赫的神机营。但配备火铳的兵士到底仍是少数,后来军备又废弛,根本发挥不出该有的威力来。单只是弓箭对射,缺少骑兵与良马的国朝自然沦为劣势。如果能够引入新武器,将一两成优秀的将士装备起来,鞑靼又有何惧?!
“你是甚么时候从李广那儿打听到这种事的?”
“讨论航海的时候偶然提起来,必须准备威力强大的武器,警戒海盗与流窜的倭寇,还有西方那些国家的船队。他说他曾经亲眼见过那些船长都拿着火铳,船上偶尔还会装备火炮,瞧着都比咱们的火铳火炮好用些。但那些国家也捂得很紧,他便没有替咱们弄回来。”当时的朱厚炜只是纯粹对宝船与西方船的结构是否有异同感兴趣,根本没想到武器这方面来。若不是今晚见爹娘和兄姐都替北疆忧心,他也不会灵机一动想起此事来。
朱厚照道:“武器一事,绝对比找新粮种更重要。毕竟新粮种已经有了玉米、红薯和土豆,推广起来应该够用了。倒是咱们若不赶紧引入新武器,研究制作武器的工艺,万一那些海盗似的国家拿着这些武器来对付咱们呢?不成,得让李广不计代价,赶紧些将火铳和火炮带回来。若能寻得工匠一并带回来自然更好。”
兄弟俩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直讨论到了夜半三更依然是意犹未尽。
另一边,帝后二人也刚睡下。朱祐樘没有半分睡意,却不忍心自家卿卿陪着熬夜,便与她一起躺下了。他睁着眼睛,望着顶上的床帐,各种思绪都在脑海里不断转悠,不知不觉间便觉得心里又存了不少郁气。
忽然,旁边传来轻声的询问:“万岁爷可是觉得,朵颜部忽有异动,或与宁藩有关?”
“……”朱祐樘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旁边的柔夷,“其实宁献王统领朵颜三卫的时间并不长,但朵颜部的异动实在是有些奇怪。若非从中有人挑拨作梗,我实在寻不出他们放弃茶马互市的理由。或许,这回他们是在试探我的反应,今后还会有更令人意外的举动。”
“也许此事确实与宁藩有关,但那又如何?宁藩叛乱,便平叛国除就是了;朵颜部南下,便寻找机会将他们打得不得不西迁。我们改善民生,不是为了被人觊觎,更不是为了用钱帛换取和平,而是为了更好地反击。”
“卿卿说得是。”
“早些睡罢,明日不知还有多少事须得你拿主意呢。你的身体可是定海神针,轻忽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炜炜的兴趣点非常之广泛_(:3∠)_
科技有关的他都感兴趣
这个时候西方的□□和火炮都比咱们先进了,但直到嘉靖时期才引入他们的□□火炮
我觉得是有点迟了,提前几十年就引入多好啊╮(╯▽╰)╭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灯火阑珊处 10瓶;之瑶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4章 接见夷人
第二日, 朱厚照便以送信与年礼为名, 将自己身边那些个宦兵都派去了隆庆州。尽管有人心里嘀咕, 这年节早就已经过去了,太子殿下这时候才派内侍送年礼是不是有些太晚了。但太子殿下尊师重道是件好事,就算不少聪明人都瞧出了其中或许有些奥妙,也很难以此为缘由说些甚么。
没几天, 王守仁便派人送信说宦兵们都已经赶到了,他很感念太子殿下的心意。朱厚照这才心情好了几分, 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因着宦兵都离开了京城, 他眼下无兵可练, 于是每日下午除了去武学堂看看, 便是和朱厚炜一起去找李广说话。说的自然还是海外风物, 最重要的便是兵将、武器以及战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