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_作者:华飞白(1071)

  几位阁老沉吟片刻,也都觉得这大概是最稳妥的法子。先前只是零星宗室投献王庄,便是生出些许乱子,也容易及时处置妥当。这一回涉及到数支宗藩,几十位亲王郡王,万一有人从中作梗,引发诸多宗室的不满——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宗室离心尚是轻的,要是有人趁乱生出叛意……

  没错,他们防的就是宁王一系。这次朵颜部南下的事还没查清楚,宁王朱宸濠还没有洗脱嫌疑呢。要是朱宸濠真的有不轨之心,绝不能给他任何兴风作浪的机会。与宗室叛乱相比,兴王、益王等四位出京又算得了甚么呢?

  得到内阁的赞同,朱祐樘便命翰林院拟定圣旨。户部尚书周经袖着手立在旁边,有些疑惑为甚么这件事明明与他无关,皇帝陛下也要将他唤过来。他正想询问,便听朱祐樘道:“趁着这个机会,正好也将益王他们几个的封地位置定下来,划定他们的田庄直接纳进皇庄之中。他们虽然没有就藩,但也都是朕的弟弟。朕总不能厚此薄彼,让他们少了这份收益不是?”

  周经顿时觉得有些肉疼。要知道,给藩王划定了田庄,就意味着这部分田庄都不能缴纳田赋。这回还不是给一位亲王赐田庄,而是从益王殿下到申王殿下,足足七位亲王啊!这得划出去多少顷上好的田地啊!这得少收多少田赋啊!!

  因为实在是太过肉疼,周经周尚书决定再挣扎一下:“陛下,这于礼不合啊。益王殿下等人尚未就藩,怎么能给他们赏赐田庄呢?”

  “迟早都是要赏赐的,爱卿又何必执着于些许田赋?”朱祐樘勾起唇角,“等到新粮推广之后,不仅皇庄能交上更多田赋,各地的产粮量也将至少增上两三成。国库年年丰盈指日可待,何须在意数百顷田地的得失呢?”

  新粮种带来的希望多少抚慰了周尚书此时此刻的心情,遂打起精神道:“不知陛下打算从何处给诸位亲王划拨田亩?”呵呵,封在陕西、甘肃与封在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自然完全不同。不过想也知道,皇帝陛下必定不会考虑从西北苦寒之地给弟弟们选封地。

  何鼎与一位小太监徐徐展开了一张偌大的国朝舆图。疆域以及各布政使司、府县等都与寻常舆图没有任何不同,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上头涂着斑斑点点似的各种各样的色块。有的色块挤挤攘攘,几乎将一个布政使司都占满了;有的色块稀稀疏疏,不同颜色凑在同一个布政使司里头也有些奇怪。

  周经眼睛都有些看直了:“陛下,这是?”

  “这是朕让张鹤龄根据目前各藩支名下的田庄所做的舆图。每个藩支的颜色都有些差别,瞧上去才有些杂乱。爱卿帮朕看看,哪里有多余的空当,就将祐槟他们几个封在哪里。”朱祐樘淡淡地道,“当然,也不能让他们去甚么贫寒之地。”

  旁边的几位阁老瞧着瞧着,神色渐渐变得格外严肃。尽管他们知道国朝的宗室经过这些年的繁衍,人数已经极为庞大,封地里占去的田亩也很是不少,早就成为了各地布政使司的沉重负担。但他们从来没有如此直观地发现,宗室分封几乎已经将绝大多数的布政使司都占满了,看上去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讨论封地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确定的,尤其这回不是给一位藩王确定封地,而是七位藩王。内阁拿着皇帝陛下赐下来的舆图,召集六部尚书一同商议此事。不过,阁老们的心思其实早就已经不在此事上,而是被密密麻麻的藩王分封图给占据得严严实实。

  他们都敏锐地意识到,皇帝陛下拿出这张舆图绝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他们给七位亲王挑封地,而是在暗示着甚么。而他们明明知道陛下另有意图,却仍然无法控制内心的蠢动——无论是谁,看到这样一张斑驳的舆图的时候都不可能淡定!且不说那些斑斑驳驳意味着沉重的负担,仅仅看着这么多杂七杂八的颜色,就想将舆图上的颜色给抹成同一个颜色好么?!

  当然,蠢动之余他们也在思索,如果宗藩之制必须改动,应该如何改动才合适。是的,不能再任凭宗藩就这么无限地分封下去了。不然国朝就算有再多的田地,都不够宗室来分。如果宗藩之制再不改,数十年后所见到的舆图该是多么可怕的一幅景象啊!!

  ************

  次日,兴王、益王与衡王、寿王接到圣旨,命他们四人前往各地主持督查宗室投献王庄一事。四位亲王叩谢皇恩后,赶紧入宫与皇兄皇嫂商量这件任务该如何完成。说来,兴王朱祐杬与益王朱祐槟这些年经过了不少历练,已经都能独当一面了。衡王朱祐楎和寿王朱祐榰虽也年年都跟在朱祐槟身后接待宗室,但到底还欠缺了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