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_作者:华飞白(126)

  周太后喜欢含饴弄孙的生活,却不喜这些嫔妃追到西宫来邀宠。因此,便是嫔妃们醉翁之意不在酒,也须得在她跟前做出目不斜视的端庄之态来。唯有如此,这场大团圆的喜庆情景,才能安安生生地继续维持下去。

  这一日,皇帝来了西宫后,不多时便照旧招来一群嫔妃莺声燕语。见状,朱祐樘因着避嫌以及须得勤勉进学之故,早早地便告退了。周太后见皇帝身边散落着姹紫嫣红,膝下更有儿女成群,太子却是孤单一人,心里怜惜极了:“皇帝,二哥儿都已经十七了,也该选太子妃了。”

  “母后不必着急。”朱见深道,“朕让高人算了,太子不宜早婚,来年再说。”

  “甚么高人?说得可准?”周太后想起皇帝身边围绕的李孜省一流都与万贵妃沆瀣一气,便觉得这必定是万贵妃在吹枕头风。废太子没有成功,她竟然还在垂死挣扎,恐怕是想着太子若是没有成婚没有孩子,东宫便依然不太稳当罢。

  “准。李仙师他们算了后,朕觉得他们算太子的事未必能算得准,便又将去泰山祭祀的那些高人们都招进宫来问。他们都说,太子的婚姻不必急于一时。”朱见深道,“更何况,二哥儿身体不太好,还是先养一养再说罢。”

  周太后将信将疑,只得道:“等到明年他过了生辰,再让那些高人来算一算?也给他选妃算一算方位与八字?”

  关于婚事的消息传到清宁宫,少年太子心底不期然地掠过了一丝摇动:他的太子妃,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女子呢?长到如今,他从未亲近过宫女,自然也不知自己喜好什么样的女子。不过,只有一点他很确信,自己一定会待她好——

  毕竟,看多了宫中后妃们的悲欢离合与凄凄惨惨戚戚,他太清楚蹉跎着过日子与战战兢兢过日子的艰难。若非宫闱深深,谁愿意这样度过一生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殿下:定亲了

  张姑娘:是啊,没什么感觉就定亲了。

  太子殿下:^_^

  张姑娘:只是没想到后来……

  太子殿下:后来不好吗?

  张姑娘:很好。只是我本来觉得这是种田文,没想到短短几章就变成了宫斗文了!

  太子殿下:???

  ————————————————————————————————————————————

  是的,种田剧本眼看着就要结束了~

  新剧本即将开启,我想想该怎么分卷~

  大家平安夜快乐~~(*^▽^*)

  要是没有意外的话,今晚加更~

  第55章 突生变故

  成化二十一年, 朝局始终动荡不安。这一年, 以废黜太子为开端, 以内阁惊变为结局。围绕着东宫争夺的硝烟刚刚消散,内阁便猛地风云突变。纸糊三阁老终是彻底撕破了脸面,首辅万安联合刘吉,借着弹劾刘珝之子邀妓狎饮时的昏言昏语, 将刘珝逼得上书乞骸骨,声名潦倒地出了京城。

  “追究此事缘由, 远在数年之前。”朱祐樘私下评论道, “东厂给我的那些消息中有言, 当年商公首度弹劾汪直奏撤西厂, 如今这三位阁老其实都曾助力良多。后来汪直复宠, 西厂重设,三人不想遭到汪直报复,便都只能明哲保身, 这才赚得了‘纸糊三阁老’的名声。”

  “等到十八年时,万安见汪直日渐宠衰,便想再一次将他弹劾下来,免得不知甚么时候汪直便会想起旧恨与他们不对付。谁料在这种关键时刻,刘珝却为自保而退却,不愿与他同奏, 他便一直记恨在心。”

  “千岁爷以为,这几位阁老为人如何?”萧敬冷不防问。

  朱祐樘略作思索:“刘珝性情直,平日经常回护无辜下狱者, 也经常具奏疏弹劾李孜省等奸佞,甚至指责过万安糊涂。只是,这样的‘直’都是精心衡量而出的。每到关键时刻,他往往会为了自保沉默不言。一如当年汪直之事,又如年初父皇欲废东宫之时。这样的人,平日里尚且能做实事,却不能当作心腹倚重。”

  “万安此人则十足势利,能敏锐地抓住机会。从弹劾汪直一事便可瞧出,他极为擅长揣度父皇的心思。一旦发现汪直宠衰,便踏着汪直往上爬,一举扭转了众人心目中唯唯诺诺的形象,既得名又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