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放心,孙儿省得。”无须任何人叮嘱,他也会待他的妻子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周太后:别学你父皇,想宠的便被他宠上了天,不宠的就被他踩到了泥地里……
太子殿下:祖母放心,孙儿省得。
n年后
周太后:呵呵,可真是宠上了天……
张姑娘:o(* ̄︶ ̄*)o
太子殿下:o(* ̄︶ ̄*)o,都是祖母教得好
周太后:呵呵哒
——————————————————————————————————————————
典礼参考《明代宫廷典制史》
里面的圣旨以及回应,来自《宪宗实录》
本来我觉得可以写得快点,但是……就是快不起来啊!
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啦!
╮(╯▽╰)╭
下一章该纳征了,皇家给的纳征肯定不是普通的东西……可惜我没查到具体给了什么~
第84章 纳征册封
翌日, 朱祐樘与皇子皇女们便正式除服。宫中不再穿孝, 但顾及到朱见深的情绪, 大家依然身着颜色浅的素服。所有鲜艳的色彩仍是在禁城中绝迹了,安喜宫的丧事带来的压抑气氛依旧不曾消减半分。
只是,再如何压抑,也更改不了喜事即将来临的事实。转眼又过了数日, 一月三十日那天,朱见深命嘉善长公主驸马王增前往太庙, 告知诸位祖先, 皇太子的纳征告期册封礼即将举行。直到这时候, 清宁宫内的朱祐樘才终于得知, 纳征告期册封礼的正使是英国公张懋, 副使则是少傅兼太子太师与吏部尚书的华盖殿大学士万安万首辅。
“万安……”太子殿下仔细擦拭着供在案头的泰山,嘴角轻轻地勾了起来。最近万首辅对他格外殷勤,很是关注他的课业。以往在文华殿听他的功课时, 不过是例行公事一般的点评,评完后就紧赶慢赶地回去处置政务。如今他却舍出了不少时间留在文华殿,不仅不着痕迹地吹捧他,还试图投他所好。
果然,万贵妃薨逝,着急的不仅仅是万喜万达等娘家人, 还有曾经依附她的所有人。梁芳如是,万安如是,还有许多正惶惶然不知道该走谁的门路来讨好他的许多人亦如是。
可梁芳是什么人?万安又是什么人?堂堂国朝首辅, 毫无文人名士的风骨,更无臣子的忠诚,犹如一个卑劣的小人般只知媚上,与梁芳、李孜省以及继晓之流的佞幸之辈又有何异?万首辅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单从他不顾脸面,死活要与万贵妃娘家论亲戚一事来看,日后他便绝不可能将他留在内阁当中。
当然,太子殿下正在想些什么,万安万首辅并不知道。他正一心想借着婚礼一事让太子殿下对他改观,同时也暗中寻宫人仔细打听千岁爷的喜好。既然他能靠着给皇帝陛下进献避火图与小药丸获得重用,未必不能靠着这些获得千岁爷的青睐。毕竟,哪个男人不喜欢这些呢?太子殿下不过是还没开窍,所以刚开始须得慎重行事罢了。等到新婚燕尔之后,他万安又何愁寻不着机会进献些好东西呢?
二月初一,朱见深依旧身着衮冕来到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拜。正使张懋与副使万安皆是一片喜色,向着皇帝陛下四拜。皇帝脸上却并没有分毫喜意,只是示意传制官宣读制词:“兹择鸿胪寺卿张峦嫡长女为皇太子妃,命卿等持节行纳征告期册封礼。”
张懋与万安领命,将朝服换成吉服。照旧是仪仗礼乐在前头开路,接着,给太子妃家准备的一百二十八抬纳征礼一抬又一抬地出了左顺门,皇太子妃的仪仗车辂紧随其后。张懋和万安骑马随行,浩浩荡荡地往大时雍坊的张府而去,引来了无数平民百姓围观。
到得张府,一百二十八抬纳征礼整整齐齐地列在正堂前。皇太子妃的仪仗车辂亦停驻在大门内,戴义命女官从车辂里头取出皇太子妃冠服以及配饰等放在正堂内,同时还有行礼时必要的玄纁束帛谷圭等物。
礼官进入正堂,穿着朝服的张峦缓步而出,便听他道:“奉制封皇太子妃,遣使行纳征告期册封礼。”在他的指引下,张峦出正堂相迎。张懋与万安分别捧起纳征制书与告期制书,众人才转身依次进入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