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宁王是朱权,也就是judy弟弟,第二代宁王就是这一位了,朱奠培,辈分来说和朱瞻基同辈。对朱见深来说是祖父辈,对太子殿下来说是曾祖父辈了。然后呢,除了朱权之外,最有名的宁王大家都懂得的,第四代宁王朱宸濠。说起来,他也算是太子殿下的叔父,照照的叔祖父_(:3∠)_,长辈,也是永远的反派。但现在嘛,也就是个八岁的孩纸……
第108章 皇帝崩逝
张清皎垂眸随在王皇后身后, 缓步踏入了气氛沉凝的乾清宫。药香气与重病之人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味道, 仿佛乌云一般盘踞在此处,压弯了每个匆匆忙忙的人的脊背,拉紧了每个来来往往的人的神经。
无论是太医或是太监宫女,脸上都带着疲惫, 眼底深处皆掩盖着惶恐之色。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皇帝的身子骨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昏迷的时日渐长, 清醒的时候渐短, 这一回甚至昏昏沉沉地睡了整整两日也没有醒来的迹象。若不是太医赶紧用药效最强劲的参汤吊着, 恐怕昏迷着昏迷着就熬不过去了。
王皇后在明间内停下来, 低声询问太医院院使, 皇帝的病情如何。院使轻声回答,说了些病症以及用药之类的专业术语,眉眼间皆是沉重之色。张清皎曾经在好奇之下, 囫囵吞枣读过一两本医书,此时却也只能勉强听懂只言片语,知道院使的意思是皇帝的气血已经亏空太过,而今是怎么补也补不回来了。
王皇后蹙起眉,没有再细问,只是亲自去看了看药材与熬药的情况。张清皎紧随其后, 忽然觉得皇帝所居的东次间内似乎变得格外安静。片刻后,只听得一阵沉重浑浊的喘息声传来:“现在……现在是甚么时辰……”
“回万岁爷。”萧敬低声答道,“已经是巳时了, 十九日巳时。”
原来他一睡就睡了两天。醒过来的时候似乎有些不知今夕何夕了,连周围的人影都变得越发模糊。朱见深眯着眼睛,扶着覃吉费力地想要坐起来,浑身却是半点力气也没有。萧敬赶紧上前帮了一把,让他靠在了松软的引枕上。
已是病容枯槁的皇帝勉强进了些流食,便已经什么都吃不下了。他歪在引枕上,扫视着周围朦朦胧胧的影子,却不见平日里总是很孝顺的太子,不由得问:“这么说,这几日……都在文华殿视朝……”
“是,千岁爷每天去了文华殿后便回到乾清宫侍疾,稍有空闲便往东暖阁看折子。”覃吉道,“方才也是来了不少紧急奏折,千岁爷才不得不前往东暖阁理事。若是得知万岁爷醒了,他定然非常欢喜。老奴这便去东暖阁将千岁爷请过来。”
“不必了。”朱见深并不想见到风华正茂的儿子,沉默了片刻,“朝中如何?”
“昨日内阁三位阁老上疏,说是希望万岁爷不必担忧朝政,好好顾养身体,早日痊愈。只是,他们已经有数日不曾见过天颜,心里实在是担忧,希望能来乾清宫探望万岁爷。”萧敬道,“万岁爷可要见一见他们?”
皇帝病情渐重,眼看着便要驾崩了,朝堂中自是人心浮动,每一派都各怀心思。忠臣直臣不必说,一心为国为民,也并不担忧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佞幸奸臣便慌张了,生怕皇帝陛下这一去,太子殿下登基后便会毫不留情地碾碎他们,根本无心再考虑其他。
最无奈的是,这样的佞幸奸臣,朝堂上几乎是随处可见,连内阁中的三位阁老都不例外。尤其是新晋的李孜省同党尹直,和李孜省李侍郎一样,比谁都更关心皇帝陛下的病情,比谁都更期待皇帝陛下痊愈。
“……”朱见深摇了摇首,“不见。告诉他们……朕服药后,病情已经有所好转……让他们别忧虑,安心办事……”他已经没有力气再见臣子了,索性便不见了。再说了,见了内阁三人能让他病情好转么?又不是李仙师,能向他进献灵丹妙药。
想到李孜省,他向着萧敬使了个眼色。萧敬见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多宝格上,从上头取下了圆形的龙凤描金红漆木盒。打开木盒,里头是一粒又一粒如鸽卵大小的朱红色丹药。朱见深颤抖着手,从里头选了三粒,费尽气力地吞了下去。
同样在他跟前侍奉的太医欲言又止,终究是什么也不敢说。朱见深只觉得吞下去的三颗丹药就像一股热流一般,温暖了他冰冷僵硬的身体。沉重且完全不受他控制的身体再度轻松起来,浑身也充满了力气;眼前的世界更是渐渐变得清亮,不再像雾里看花那般朦朦胧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