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还要赏大宅子?”金氏在旁边睁大了双眼,“我怎么不知道?”什么叫“愧不敢受”?这不是皇帝女婿给他们的恩典么?为什么要拒绝呢?那可是大宅子啊,在寸土寸金的京城里,得值多少钱啊!
张峦不理会她,继续道:“咱们一家也就这么几口人,用不着住太大的宅子。就算以后鹤哥儿和延哥儿都成了家,还有好些院子能住开呢。所以,臣打算辞谢陛下的恩典,娘娘觉得是否合适?”
张清皎轻轻勾起唇角,望向旁边的张鹤龄:“鹤哥儿,你觉得呢?”
张鹤龄愣了愣,没想到她竟然会问他。她的目光里充满了信任与肯定,仿佛将他当成了已经及冠、可以独当一面的成人。这让最近一直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孩子的他觉得受到了尊重。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道:“……我不喜欢家里来更多的陌生人。现在那些仆婢已经够眼生了,搬了大宅子就需要更多仆婢,何必那么麻烦呢?”他并没有说出口的是,总觉得某些个年轻的婢女瞧着他的样子有些奇奇怪怪的。这些奇怪的婢女都是后来买的,家里绝对不能再增加了。
“你们——”金夫人急了,还待与他们父子俩争辩,张清皎便瞥了她一眼。不知为何,她忽然觉得有些心虚,一时间便哑口无言了。
等到她安静下来,张清皎方道:“父亲和鹤哥儿所言都有道理。咱们家人口少,就算将伯祖父伯祖母以及堂伯母、叔父叔母都接过来住,也能住得下来。眼下暂时不必考虑要什么大宅子,还是低调些好。我立得越高,咱们张家便越发需要小心一些,而不是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为所欲为。否则,万家便是咱们的前车之鉴。”
金夫人抖了抖,总觉得女儿这番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前一阵她从某位夫人那里听了几句,说是皇亲国戚可以上折子向皇帝女婿讨要庄田,她便鼓动张峦去上奏折。张峦一直不搭理她,她犹自不肯死心,还打算给兴济去信,让长辈来劝他。没想到,信才刚送出去,女儿就已经知道了。莫非是水云和平沙透露的消息?
张清皎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意有所指:“该是咱们家的封赏,我不会推辞。不该是咱们家的封赏,绝不能擅自讨要——这句话,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如今便再说一回。不过,宅邸之事有些特殊,等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换也不迟。”
第125章 疑惑难解
正在坤宁宫外等候的肖女官与曾女官带着一群宫女太监默默地静立在数步之外。张家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大, 距离如此之远, 没有人能听得清楚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只能隐约分辨出正在说话的人是谁。
就在这时候,肖女官忽然望见从交泰殿方向缓步行来的皇帝陛下。在众人反应过来立刻跪下来行礼之时,朱祐樘已经示意他们不必往内通报,低声道:“不必打搅皇后。”听说皇后与家人的感情很是不错, 阔别数个月,她应当有许多心里话想叙说。他只是抽空过来瞧瞧, 想看她一眼, 确认她是不是正高兴着罢了。
东次间燕居室的窗户开着, 朱祐樘绕到窗前, 往明间看去, 正好望见笑盈盈的张清皎。但那一瞬间,他并没有因心满意足而微笑,反而怔住了——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她:自信而又飞扬, 轻松而又愉快,举手投足间皆是随意之态,真实而又自然,充满了亲近与信任。笑起来的时候,眉目间笑意婉转,明媚可爱, 目光温柔而又坚定;微微蹙眉的时候,神情变得淡淡的,不怒而威, 视线里也带着审视之意。
耳边断断续续传来他们的谈话。时而响起岳父张峦的声音:“娘娘放心,不该做的事,臣是绝对不会做的。咱们家如今也不缺金银赏赐,更不缺庄田,又何必为了些许小事烦扰万岁爷呢?对了,伯母已经专门拿出了两个庄子供养家学,给读书的孩子们提供饭食,听说族人们都很欢喜。伯父也提出了家规与家法,他们并没有异议。”
时而响起她的回应:“如此甚好。不知伯祖父与伯祖母最近身子如何?”
“他们年纪都有些大了,身上多少有些不爽利。忱哥儿最近来信说,伯父病了一场,至今仍是没有好利索。臣正打算从京城延请一位名医,专程赶到兴济去给他医治。臣还想带着一家人回乡,给他老人家侍疾。”
“伯祖父待爹爹如亲子,爹爹也视他为亲父,侍疾是应该的。我也担忧他老人家的身体,爹爹过两天便上折子罢。若是爹爹想回报两位长辈的恩情,等伯祖父病情稳定了,便将老人家都接到京中来休养。若是以后再有病情,我也可从宫中派出御医。”